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出血 >> 鼻出血診斷治療 >> 鼻出血怎麼辦?如何治療?

鼻出血怎麼辦?如何治療?

鼻出血治療前

的注意事項

  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戒除煙酒,以免滋生火熱。天氣干燥時可預防性的往鼻腔裡滴人油劑滴鼻液。調節情志,去除挖鼻的習慣,避免鼻部損傷。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要積極治療,以免鼻出血的發生。

  止血方法

  1、局部壓迫止血:頭部應該保持正常豎立或稍向前傾的姿勢。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壓迫出血側的鼻前部(軟鼻子處),似一般以手夾鼻子的做法,直接壓迫約五至十分鐘。大部份病人都可以此種方法簡樸地來止血。假如壓迫超過了十分鐘後血仍未止,則可能代表著嚴重的出血,或有其它問題存在著,此時就須要送醫做進一步的處置。

  2、在止流之前應先將血塊擤出,以免因傷口無法閉合而無法止血。

  3、以去充血劑或鼻腔噴液將棉花沾濕,塞入鼻孔可幫助止血,白醋也行。

  4、塗抹軟膏:當鼻血被控制後,在鼻內塗一些維生素E軟膏。假如沒有維生素E,可用少許抗生素或類固醇軟膏代替,一天塗2~3次。維生素Ⅱ軟膏可促進傷口愈合,而抗生素或類固醇軟膏町毀壞鼻腔內的葡萄球菌,不僅止癢,也防止粘液干硬(以免誘發挖鼻孔的沖動)。鼻粘膜若因干燥而產生疼痛,可使用蘆荟或治痢草軟膏。

  5、用冰冷敷:冰冷能促使血管膨脹及減少流血。可以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鼻子、頸部及臉頰,促使血管膨脹,減少流血。

  6、塗抹抗生素或類固醇軟膏,可止癢也可防止黏液干硬。

  7、左(右)鼻孔流血,舉起右(左)手臂,數分鐘後即可止血。

  8、患者左(右)鼻孔流血時,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左)手中指根並用力彎曲,一般幾十秒鐘即可止血;

  9、或用布條扎住患者中指根,左(右)鼻孔流血扎右(左)手中指,鼻血止住後,解開布條。

  10、取大蒜適量,去皮搗成蒜泥,敷在腳心上,用紗布包扎好,可較快止血。

  11、讓患者坐在椅子上,將雙腳浸泡在熱水中,可止鼻血。

  12、穴位按摩法 取穴:肩井穴(位於大錐與肩峰連線中點)治法:患者取坐位,術者用食、拇指掐捏,擠壓穴位中央,將肩部肌肉向上提起3-5秒鐘,反復3回為1次,每次間歇兩分鐘,發作時連接3次。5天為1療程。每療程間隔3天,孕婦忌用此法。

  13、如流鼻血不止,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鼻出血中醫治療方法

  治療中應根據病情,掌握"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在鼻衄發作時應采用冷敷,壓迫止血,鼻內填塞等外治法止血,再分析鼻衄的病因,進行辨證施治。一、辨證選方

  1.肺經熱盛

  治法:疏風清熱,涼血止血。

  方藥:黃芩湯(《醫宗金鑒》)加減。黃芩9g,山栀子9g,連翹12g,桑白皮12g,薄荷9g,荊芥6g,赤芍12g,丹皮12g,麥冬9g,白茅根15g,側柏葉9g,大薊9g,小薊9g,甘草6g,咳嗽痰稠者加瓜蒌仁、貝母。

  2。胃熱熾盛

  治法:清胃瀉火,涼血止血。

  方藥:清胃湯(《脈固症治》)合犀角地黃湯(《備急千金要方》)加減。黃芩15g,黃連6g,蘆根12g,藕節9g,升麻9g,生石膏(先煎)30g,生地15g,丹皮12g,赤芍12g,犀角(沖服)2g,大薊9g,白茅根15g、若失血過多,加黃精、桑椹子等以養血止血。

  3.肝火上逆

  治法:清肝瀉火,降逆止血。

  方藥:龍膽瀉肝湯(《醫宗金鑒》)加減。龍膽草6g,山栀子9g,黃芩9g,柴胡12g,木通6g,生地15g,車前子18g,澤瀉2g,當歸12g,甘草6g,羚羊角(沖服)1.5g,代赭石15g,鉤籐15g,茜草12g,側柏葉9g。血量多可酌加白茅根、仙鶴草、旱蓮草等,口干甚者,可加麥冬、元參以養陰生津。

  4.肝腎陰虛

  治法:滋養肝腎,養血止血。

  方藥:知柏地黃湯(《醫方考》)加味。熟地黃15g,山萸肉9g,山藥30g,茯苓12g,澤瀉12g,丹皮6g,知母6g,黃柏6g,阿膠10g,旱蓮草12g,桑椹子9g,仙鶴草9g,白及9g。

  5.陰虛肺燥

  治法:養陰清肺,潤燥止血。

  方藥:養陰清肺湯《重樓玉鑰》)加減。生地黃15g,麥冬9g,白芍15g,丹皮9g,玄參12g,貝母9g,白茅根15g,旱蓮草9g,藕節9g,側柏葉9g,甘草6g。

  6.脾不統血

  治法:健脾益氣,攝血止血。

  方藥:歸脾湯(《濟生方》)加減。人參9g,黃芪15g,白術9g,茯苓12g,當歸12g,生地15g,阿膠10g,木香9g,炒棗仁30g,大棗5枚,仙鶴草30g,血余炭9g,桑椹子30g,桂圓肉6g。若大衄不止,出血過多,面色蒼白,心神恍惚,有陰脫陽亡之危急證候,宜急投獨參湯,或加附子以回陽救逆。

  四、其他療法

  (一)冷敷法與壓迫止血法1.冷敷法:用冷水浸濕手中或冰袋,敷於患者額部或頸部,有抑陽降火,涼血止血的作用。《太平聖惠方·第三十七卷》道:"盛新汲水淋頸後宛中,淋不止。一兩罐即瘥。"2.指壓法:以手指掐壓患者正中發際1~2寸處,或將兩側鼻翼向中線方向壓迫止血。

  (二)中藥局部外用1.香墨濃研,滴入鼻中。2.將雲南白藥、白及粉或三七粉吹入鼻腔出血處。同時壓迫止血。3.將上述止血藥或馬勃,百草霜,血余炭等塗於棉片上,貼於出血處或塞於鼻腔。4.用棉球浸透復方薄荷油再蘸西瓜霜(桂林西瓜霜主要成分為西瓜霜,黃連,貝母,羅漢果,廣豆根,梅片等)填塞局部1小時後取出,每日1次,連用3天;同時內服中藥清肺止血湯(由黃芩,山栀,生地,丹皮,茅根,藕節炭,側柏炭,茜草,桑白皮,當歸,黃芪,甘草組方)取得較好效果(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6;4(1):46)5."復方止血油"局部應用:將白及加工提取,加麻黃素粉,制成油劑。用時將止血油滴入棉片,塞於鼻出血部位。(人民軍醫1994;6:72)6.中藥止血藥膜的應用:以血余炭,血竭、三七、大黃、蒲黃、白及,五倍子、枯礬各等量加工成粉,過120目篩,以聚乙烯醇為基質成膜,紫外線消毒後備用,分成10×8cm大小,用時置於鼻出血處。(中醫雜志1990;3(10):10)7.白礬研成細末,用時將棉球蘸白礬末,塞於鼻腔止血。(江西中醫藥1989;20(5)49)8.蘆荟研粉,用凡士林紗條粘著,填塞鼻腔止血,或取蘆荟粉0.5~1g加溫開水5~10ml攪化,滴鼻。(中醫雜志1989;30(4):34)9.將大黃碾成粉末,過篩後炒制成炭,用2%甘油水溶液浸制紗條或棉片,止血時應用。(中西醫結合雜志1991;11(11):673)10.取蒲黃炭,麻黃素粉、氯霉素針以4:2:1比例,加維生素A、D滴劑適量,調成糊狀,將其塗於出血點或糜爛面上。(湖北中醫雜志1991;13(5):40)11.復方枯痔液鼻粘膜下注射:復方枯痔液由明礬、雄黃、血竭、赤石脂、黃連、朱砂,加鹽酸普魯卡因組成,鼻出血時將復方枯痔液注入出血部位粘膜下,用藥量以注藥後隆起面積略大於出血范圍為宜。(人民軍醫1994;6:72)

  中藥

  1.三七粉:散瘀止血。鼻局部外用,或內服,每日3次,每次3g。(三七片每日3次,每次3片。)

  2.雲南白藥:止血愈傷,鼻局部外用,或口服。每次0.25~0.5g,每日4次。

  3.七厘散:定痛止血。每次口服1~1.5g,每日2次。

  4.龍膽瀉肝丸:瀉肝火,降逆止血。每次6g口服,日2次。

  5.知柏地黃丸:滋養肝腎,養血止血。日服2次,每次1丸。

  6.歸脾丸:健脾益氣止血;日服2次,每次1丸。

  7.阿膠:養血止血;搗碎後化於大棗煎汁中服用,每次10~30g,日服2次。復方阿膠口服液每次口服1支,日服2次。

  8.仙鶴草素注射液:收斂上血。每次肌注2ml,每日1~2次。


鼻出血西醫治療方法

  鼻出血的治療原則應是“先治標、後治本”,即首先盡快把血止住,然後施以病因治療。從治療方面考慮,鼻出血可分為小量出血、突發性嚴重出血兩大類。

  一.小量出血

  對這類鼻衄應首先查明出血點。由於出血量小,允許有充分時間仔細尋找出血點。用一般鼻鏡發現出血部位後,治療方法如下:

  1.燒灼法 出血部鼻粘膜表面麻醉,在該部點塗50%硝酸銀或三氯醋酸,利用其蛋白凝固作用使破裂的小血管封閉。也可電灼該部,或者應用激光或冷凍治療。

  2.粘膜下剝離 對於鼻中隔前部粘膜出血點反復出血的病例,可采用此法。操作方法與常規鼻中隔粘膜下切除術相同,如有偏曲的鼻中隔軟骨應予切除,剝離范圍應稍廣些。Narwla(1987)根據一組資料研究後認為,此法優於結扎動脈,之所以有效,可能是由於一些病例實際上有鼻中隔偏曲,或者充分破壞了粘膜下血管網之故。

  3.瘢痕形成法 鼻粘膜表面麻醉,用眼科三角刀在鼻中隔易出血區做三條切口,長1~1.5cm,切開粘膜,割斷擴張的毛細胞血管,切口兩側做1~2mm寬的粘膜下剝離,壓迫24小時。

  4.鼻內窺鏡下電灼術 用前鼻鏡檢查難以發現出血點時,可進行鼻內窺鏡檢查,以發現鼻後部出血部位,如鼻中隔後部、下鼻道後外側壁、鼻底後部和中鼻道等處。在內窺鏡下引入電灼器頭進行燒灼,也可經光導纖維導入激光燒灼。由於C02和YAG激光易引起較大面積燒傷,故以KTP激光較為合適。應先燒灼出血點周圍,最後再在血管斷端處燒灼。

  二.突發性嚴重出血

  此型鼻衄多來勢洶猛,迅速止血甚為重要,然後再進一步查找病因進行治療。止血措施主要有:

  1.前鼻孔鼻腔填塞法 這是治療嚴重鼻衄的首選措施。填塞物為無菌凡士林紗條,填壓時應預先置一硬塑鼻導管,以維持起碼的鼻通氣,雙側鼻填塞時尤為重要。鼻填塞時間一般為24小時,到時可一次或分次取出,以免發生鼻窦或中耳並發症。如需填塞物留置數天甚至一周,填塞物中應加入抗生素粉,也可應用碘仿紗條。凡士林紗條填塞患者痛苦較大,現有改良方法如下:

  (1)止血套填塞法 將塗有油劑的指套或橡皮套先置於鼻腔,然後以紗條作套內填塞。

  (2)氣囊壓迫止血法 將附有通氣管的橡皮膜或硅膠膜氣囊置於鼻腔出血部位,套內注氣使其擴張以壓迫止血,且借通氣管維持鼻呼吸。

  2.鼻後孔填塞法 若出血側鼻腔經前鼻孔填塞後仍有血流入咽部或由對側鼻孔湧出者,提示出血部位在鼻腔後部,此時應行後鼻孔填塞。後鼻孔填塞物不可留置過久,一般應於24~36小時內取出,否則易引起多種並發症,嚴重者可致顱底骨髓炎、腦膜炎等,故後鼻孔填塞尤應注意防止感染。主要填塞物是錐形紗球。現多主張改用帶通氣管的氣囊壓迫,不僅可明顯減輕患者痛苦,而且能大大降低並發症的發生。

  先用表面麻醉劑噴患側鼻腔和咽部,取細導尿管由前鼻孔插入鼻腔,沿鼻底經後鼻孔而至口咽部,將其首端用止血鉗拉出口外,尾端則留於前鼻孔外。再將事前准備好的無菌凡士林油紗球(錐形紗球,稍粗於大拇指頭)取雙線系於導尿管前端,將導尿管尾端從前鼻孔向回拉,紗球即由口腔向後停留於咽部,此時速用止血鉗將紗球向後上推入鼻咽部,並同時將鼻孔處的導尿管尾端向外拉緊,使紗球堵塞於患側後鼻孔。前鼻孔露出的雙絲線不可放松,繼續進行前鼻填塞,再於前鼻孔放一干紗球,將雙絲線在紗布球上打結,使後鼻填塞的紗球不致向下滑脫。將紗球上垂於咽部的雙線從口腔引至頰部,用膠布固定,留作兩天後取出紗球時向下牽引之用。

  對於突發性鼻衄,若用多次填塞勢必損傷鼻粘膜,以致出血日趨加重。此是可應用可吸收性填塞物,一次填塞後不再取出更換,一周後填塞物即在鼻腔內液化吸收或自行排出。此類物質為明膠海綿、氧化纖維素、纖維蛋白綿(fibrinfoam)等,使用時先將其浸入凝血劑溶液中,擠出多余液體後填塞於鼻內。

  鼻腔填塞仍是目前治療鼻衄的主要方法。前鼻孔填塞成功率在90%以上,前、後鼻孔填塞則在48%~80%之間,Monux(1990)報道322例鼻腔填塞止血成功率為100%。盡管填塞法效果較好,但其並發症也不容忽視,尤其是老年患者和心、肺功能不良者,可出現嚴重反應如心肌梗塞或死亡,故對此類患者行鼻腔填塞後,應密切觀察心、肺功能及其變化。

  3.血管阻斷術 鼻腔填塞仍不能有效止血者,應行血管阻斷術。一般分為血管外治療和血管治療。

  (1)頸外動脈結扎術 鼻腔中鼻甲水平以下血管,系頸外動脈的末梢支,結扎後有一定止血效果。

  患者仰臥,肩部墊高,頭部向對側,沿胸鎖乳突肌前緣行浸潤麻醉。以甲狀軟骨上角為中點,於胸鎖乳突肌前緣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將胸鎖乳突肌向後牽引,顯露頸總動脈及其頸內頸外兩個分支,然後向上剝離頸外動脈,暴露其分出的甲狀腺上動脈及其上方的舌動脈,將切口內上方的二腹肌後腹和舌下神經向上牽引。在甲狀腺上動脈和舌動脈之間用動脈瘤針穿粗絲線繞過頸外動脈並結扎之,此時颞淺動脈應停止搏動,也是判斷結扎成功與否的標志。

  頸動脈畸形可致手術困難,常見的下列四種特殊情況需要妥善處理:

  ①頸總動脈分支處有半數以上是在甲狀軟骨上緣平面之上。一般切口只能暴露頸總動脈而找不到頸外動脈,切勿將頸總動脈誤行結扎。遇此情況應向上延長切口,暴露二腹肌後腹和莖突舌骨肌,用拉鉤將腮腺向上牽引,在腮腺深處尋找頸外動脈並結扎之。在剝離和牽引腮腺時注意勿損傷面神經。

  ②甲狀腺上動脈有時由頸總動脈直接分出。遇此情況須向上剝離,尋找頸總動脈的分歧處,鑒別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有舌動脈分出者為頸外動脈,無分支者為頸內動脈,這樣可避免誤將甲狀腺上動脈以上的頸總動脈當作頸外動脈,而錯扎了頸總動脈。

  ③頸外動脈有時位於頸內動脈的後方。遇此情況不應單憑走行位置判斷孰為頸外孰為頸內,而應嚴格按照有無分支來判斷。只有分清甲狀腺上動脈和舌動脈之後方可結扎,以免誤扎頸內動脈。

  ④甲狀腺上動脈有時缺如,有時與舌動脈合並為一支。遇此情況只要判定頸總動脈分歧處,即可結扎頸外動脈,而無誤扎頸內動脈之虞。

  在分離頸總動脈分支處時,應於動脈鞘內滴入1%奴佛卡因以防頸動脈窦反射。

  頸總動脈結扎僅適用於外傷性頸內動脈瘤所致的鼻衄。手術時應避免損傷迷走神經。但頸總動脈結扎畢竟會使腦組織的供血量降低,為安全計,最好在結扎前作一適應性試驗,即用手指壓迫頸總動脈10分鐘,觀察患者有無腦電圖變化及腦神經陽性體征,此法稱為Matas試驗,若無不良反應即可結扎。

  臨床上發現,頸外動脈結扎後側支循環建立迅速,止血效果有時並不鞏固,故近來多主張結扎遠端血管。

  (2)颌內動脈結扎術 由於鼻內血液供應主要來自颌內動脈,故結扎後應最為有效。可采取上颌窦進路或口腔內進路。

  ①上颌窦進路 首由Seiffert(1928)報道,後由Chandler等推廣應用。該進路即常規上颌窦根治術進路,但唇龈切口宜稍長,前壁窗口宜稍大。進入窦腔鑿去窦後壁時應盡量向內側擴大。切開後壁骨膜進入翼腭窩後,用血管鉗剝離脂肪組織,見到一條橫行的靜脈後,於其深處4~5mm即可找到颌內動脈,然後在下列三處放置血管夾夾颌內動脈遠側端、腭降動脈遠側端和起始端近颌內動脈主干處。

  ②經口腔內進路 在上颌骨嚴重損傷或腫瘤充滿上颌窦、急性上颌窦炎以及上颌窦氣化不良時,可選經口腔進路。該法首由Maceri(1984)介紹,在上列2、3磨牙處切開口腔粘膜,越過頰龈溝達下颌支,適當分離取出頰部脂肪墊,稍擴大切口並伸入手指鈍性分離確定下颌支及颞肌附著點。分離颞肌但要保留其下端附著點,於下颌支(側面)與該肌內側之間即可觸摸到颌內動脈,確定血管後在其遠端及近端分別置兩個和1個血管夾。術畢還納脂肪墊,縫合切口。此法主要是切開頰脂肪墊,於颌內動脈入翼腭窩發出分支之前的上颌骨後方結扎。不過颌內動脈在口內粘膜下的深度不一,淺者12mm,深者可達40mm。

  (3)篩前動脈結扎術 適用於鼻腔上部及篩窦外傷性鼻衄,或雖經颌內動脈結扎仍有鼻衄者,因颌內動脈閉塞後可有來自頸內動脈的血液經吻合支向鼻的頸外動脈分支供血之故。

  於患側內眦與鼻根中線之間做弧形切口,上達眉梢,下至內眦平面,深達骨膜。沿眶骨壁向深處剝離骨膜,於2~3cm處,可見篩前動脈鞘橫行至篩前孔,分離動脈並予結扎或雙極電凝凝結。

  (4)上唇動脈結扎術 適用於較劇烈的鼻腔前下部出血,雖經填壓仍無效果,指壓患側前鼻孔出血減少,系上唇動脈末梢出血者。將1%普魯卡因1~2ml注入前鼻孔下方0.5cm處並向鼻前庭浸潤,用縫針從前鼻孔下方0.5cm處刺入,向上繞至鼻前庭底部約0.5cm深處穿出,在前鼻孔下方打結。

  (5)翼腭窩注射法 本法系將一定量藥液注入由脂肪組織充填的封閉間隙——翼腭窩內,使窩內血管受壓,致鼻粘膜血流量減少,血管閉合,達到止血目的。可經腭大孔注射,腭大孔至蝶腭孔、圓孔、眶下裂、視神經孔等處的距離皆為2.6cm以上。腭大管的方向與硬腭水平面向後上方的角度為60°~80°。用長4cm的口腔科麻醉針頭,在距針尖2.5cm處彎曲60°,以防刺入過深而誤入眶內或顱內,將含有0.1%腎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2~3ml於半分鐘內注射完畢,也可將0.25%普魯卡因5~10ml經頰部皮膚直接注入翼腭窩內。

  經鼻腔填塞或颌內動脈結扎術後仍有嚴重出血者,可行颌內動脈栓塞。該法系將5F導管經同側肌動脈或頸總動脈穿刺導入出血側頸外動脈,在熒光屏透視下引入颌內動脈。先行血管造影,以明確有無與頸內動脈或眼動脈的交通支。若無大的交通支,即可將1mm×3mm大小混合50%鹽水和50%造影劑的明膠海綿粒徐緩注入颌內動脈,直至在透視下見其分支不顯影為止。注入明膠海綿時的壓力要盡量輕,以免明膠海綿小塊遇到障礙發生返流,誤入頸內動脈,造成腦血管栓塞。栓塞完畢觀察15分鐘,若無出血即退出導管。

  三.頸內動脈破裂致嚴重鼻衄

  顱底骨折引起頸內動脈破裂出血,形成假性動脈瘤,至一定程度又再次出血,血液經蝶窦流入鼻腔。對此類鼻出血應先行前後鼻腔填塞,然後選擇以下治療:

  1.假性動脈瘤孤立術 先行患側頸總動脈和頸外動脈結扎,然後行患側前顱窩開顱術,將假性動脈瘤近端的頸內動脈用Scoville夾子夾閉,必要時再結扎眼動脈,這樣可使假性動脈瘤無血液來源,完全孤立,達到止血目的。

  2.蝶窦內肌肉填塞止血法 鼻外切口,經篩窦開放蝶窦。於蝶窦外上壁檢查頸內動脈壓跡,吸出窦內血塊,用自體肌肉緊緊填塞以壓迫頸內動脈裂口。必須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顱內感染。

  3.可脫性氣囊栓塞術 在X線熒光屏監視下,經動脈穿刺,導入動脈導管至頸內動脈破裂處,用可脫性氣囊栓塞該處,氣囊充氣後壓迫局部達到止血目的,將氣囊置留於該部而把導管退出。該法療效確實,且可避免開顱。

  至於其他一些疾病引起的鼻衄,主要應是治療原發病,如心血管疾病、肝髒疾病、血液病等。對於鼻窦和鼻咽部腫瘤、炎性肉芽腫引起的鼻衄,也應治療原發病。鼻咽部血管纖瘤如發生突然性大出血,應先行氣管切開術,然後行前後鼻腔填塞,以為手術准備爭取時間。

  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症患者,鼻衄易長期反復發作,有時也較劇烈。較好的治療方法是剝離鼻中隔和鼻底部的粘膜並予切除,以自體游離皮片移植創面,縫合固定。也可用筋膜代替游離皮片。

  四.鼻出血的全身治療

  1.輸血與輸液 應根據失血量而定。若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出汗,精神萎靡,應予輸血。若因鼻填塞進食不便,或因誤咽較多鼻血而引起較重嘔吐者,應及時輸液,補充電解質。

  2.止血藥物的使用 可在實施前述止血措施之後使用,但對治療鼻出血的療效不夠確切。近年Vinayak等(1993)靜脈注射glypressin治療急性鼻出血,據稱療效滿意。

  3.相關疾病的病因治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認識鼻出血疾病的檢查方法是什麼

鼻出血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但這個疾病很多人並沒有重視,更加沒有想過如何檢查治療,鼻出血影響了很多的朋友,會

鼻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介紹

由於天氣等各方面的原因,導致了鼻出血的出現,在平時我們要怎樣去更好的治療呢?其實在平時幾種簡單的小方法就可以對鼻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