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炎 >> 鼻炎基本常識 >> 鼻病為何難治?

鼻病為何難治?

  不少鼻病患者曾輾轉多家醫院,嘗試多種治療手段,但收效甚微。現就兩種最常見的鼻部疾病的基本診斷和治療手段作簡要介紹,希望廣大患者能謹慎擇醫,少走彎路。

  過敏性鼻炎

  治療手段主要有免疫治療(脫敏療法)和藥物治療。免疫治療一旦成功,基本上可終生脫敏。免疫治療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6-48個月)和財力(每年3000-4000元人民幣);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各種抗過敏藥物和腎上腺皮質激素(以下簡稱激素)。其中鼻內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是近20年來鼻科學的一大進展。很多患者對長期使用激素存有疑慮,其實它對全身不會產生大的副作用,可以長期使用;手術治療僅限於鼻腔結構異常(鼻中隔偏曲和下鼻甲肥大),嚴重妨礙鼻腔通氣或者鼻內噴藥者。

  誤區1、采用“最先進的”治療手段如激光,微波、射頻、冷凍、電離子等“一次性”治愈過敏性鼻炎。上述手段多為以低溫或高溫損壞鼻腔上皮,使鼻腔粘膜暫時處於“免疫休克”狀態,失去對外界的反應。一旦鼻腔粘膜上皮再生,症狀則再次出現。一般症狀復發出現在手術後3-6個月。

  誤區2、症狀消失了就停藥。過敏性鼻炎使用鼻內激素後,症狀通常會很快緩解,但是身體的過敏狀態並未改變,所以如果在短期內停藥,通常在停藥後數日症狀復又出現。因此是用鼻內激素最好堅持三個月以上,如果停藥後症狀復發,還要繼續使用。

  誤區3:長期全身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通常為口服,肌肉注射,鼻內注射和所謂的穴位注射。經上述途徑進入人體的激素,都會分布到全身,如果長期使用,就會出現前面所說的各種副作用。這些方法應該摒棄。

  慢性化膿性鼻窦炎

  此症主要的診斷依據是病史,鼻內窺鏡檢查和鼻窦冠狀位ct。對於症狀較輕,可以試用藥物治療,包括粘液稀釋劑,長期小劑量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鼻內或口服腎上腺皮質激素。藥物治療無效或合並有鼻腔結構異常,以及合並鼻息肉的患者,通常需要手術糾正鼻腔結構異常,開放鼻窦的窦口和切除鼻息肉。鼻內窺鏡手術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誤區1:長期反復使用抗生素。目前認為細菌感染可能是繼發性的,通俗地說,就是第二位的原因,因此單純使用抗生素非但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可誘導細菌的耐藥性,導致治療的困難。

  誤區2:手術後不能按時赴約進行復查隨訪。接受鼻內窺鏡手術後,手術部位的粘膜要完全正常,需要6周-6個月的時間,因此術後的隨訪至少需要半年時間。通常是術後一個月內每周復查一次,第二個月開始,每兩周一次,第4個月開始,每個月一次,直到手術部位恢復正常。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