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耳部疾病治療 >> 引起中耳氣壓傷的原因

引起中耳氣壓傷的原因

中耳氣壓傷 耳脹 鼓膜破裂 急慢性鼻炎 中耳

   飛機上升時外界氣壓降低,鼓室內氣壓相對較高形成正壓。上升約60m時(相當減壓0.7KPa),可感到輕度耳脹,鼓膜向外膨隆。隨高度的增加,耳脹感及鼓膜膨隆更加明顯,並出現聽力減退。當上升至150m(氣壓減低2.0KPa ),耳內可聽到“嘀答”聲響,為鼓室內氣體沖開咽鼓管逸出之聲。鼓室內氣壓與外界氣壓達到平衡,耳脹症狀消失,繼續上升時上述現象可周期性重復發生。

  飛機下降時外界氣壓不斷增高,鼓室內氣壓相對降低形成負壓,鼓膜內陷。隨高度的不斷降低,鼓室內負壓增大。鼓膜內陷明顯,有耳受壓感及聽力障礙。由於咽鼓管的單向活門作用,外界氣體不能自動進入鼓室,只有在做吞咽動作時才能使咽鼓管開放,鼓室內外氣壓獲得平衡,鼓膜復位,症狀消失。若咽鼓管不能及時開放,外界氣體不能進入鼓室,鼓室內負壓不斷增加,就會引起中耳氣壓性損傷,當鼓室內負壓達 6.7~8.0KPa時,耳有疼痛感覺。負壓達10.7~12.0KPa時,鼓室內負壓超過13.3KPa時,可發生鼓室積液,甚至鼓膜破裂。

  正常人咽鼓管每分鐘開放多次,睡眠時每5秒亦可開放一次。飛行下降中若每秒下降15m,多不發生損傷。特別是密閉座艙氣壓變異緩慢,不致發生中耳氣壓性損傷。但當離地面愈低,下降速度過快,短時間內發生較大的氣壓差,若無主動通氣動作時,易發生中耳氣壓性損傷。潛水時,可因下降時未能自行吹張咽鼓管以恢復中耳壓力與外界壓力之平衡而導致鼓膜破裂。>>>相關推薦:中耳氣壓傷的症狀及檢查治療

  鼻及鼻咽如急慢性鼻炎、急慢性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鼻部變應性疾病、鼻咽部腫瘤、咽肌癱瘓、下颌關節病及齒合不良等,皆可影響咽鼓管通氣機能,為發生氣壓性中耳損傷的一個重要因素。初學飛行的人員,常因注意力高度集中,對耳內受壓感不靈敏,忘記作吞咽動作,如下降過速,常造成中耳氣壓性損傷。空運傷員入睡或昏迷者,亦易患此類損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常見的耳鳴症狀是什麼

  耳鳴實際上是立足於人的主觀感覺上的一種異常聲音感,耳鳴可以持續性或短暫性存在,耳鳴危害比較大,嚴重的耳鳴

護理寶寶聽力的方法

  喂奶要半坐位優先   寶寶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平時,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圍組織擠壓而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