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關於治療 >>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與預防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與預防

  一.注意生活細節,減少過敏反應的生活細節

  引起過敏症狀的物質稱做過敏原,在戶外(一般為季節性過敏原)和戶內(一般為常年性過敏原)均可被發現。以下10點可以幫助您減少這類過敏原。另外還還要注意減少霉菌和霉變的發生,由於蟑螂的排洩物和動物的皮屑都是最常見的過敏原,因此你還要注意消除蟑螂,並處理好寵物及小動物。

  生活細節:

  1.在花粉或者灰塵較多的季節,關閉汽車或者房間的窗戶;

  2.移去過敏源,包括寵物,煙,甚至可疑的花草或者家具;

  3.使用有空氣清潔過濾功能的空調,以去除花粉(但可能無法過濾灰塵);

  4.可以使用溫度調節器來減少室內的濕度,最好使空氣濕度降到50%以下。

  5.修理潮濕的地下室,通氣口和浴室,並應該去除室內或者陽台上的花草;

  6.持室內清潔無塵以減少過敏原,可利用吸塵器經常打掃衛生);

  7.臥室內使用無致敏作用的床單及被褥,如使用密閉良好的床墊及枕頭,及柔韌性較好的床單和枕巾等,並每周用熱水清洗床單枕巾;並注意不要在戶外曬被和床單,因為霉菌和花粉可以粘到被子上;

  8.用木板,地磚等代替地毯,尤其是固定於地板上的地毯更應去除。並不要種植需要不斷澆水的花草,因為潮濕的土壤有利於霉菌的生長。

  9.收拾好你的小物件,如書籍,錄音盒,CD,光盤以及長毛動物玩具等,這些物品都極易沾上灰塵,從而引起過敏。

  10.不要為減輕症狀服用超量的藥物;如果有反酸哎氣可注意睡前勿進食及枕頭墊高,並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酸藥。

過敏性鼻炎

  二.控制室內霉菌和霉變的發生;霉菌可以釋放孢子從而引起過敏症狀,廣泛存在於人們的各個生活角落,尤其是濕潤的環境中,如地下室及衛生間,一般霉菌的來源包括家用濕化器,浴缸,濕毛毯,淋浴房,花草,舊報紙,垃圾箱等,

  1、用漂白粉清潔,用漂白粉或者其它清潔劑清洗上述衛生間及垃圾箱。

  2、如果衣物發生霉變要盡早扔掉,或者酌情處理,去除霉菌。

  3、保持干燥,地毯應注意防止潮濕,並保持書籍,報紙和衣物的干燥通風,食物也應合理保存,防止霉變。

  4、房間和陽台上最好不要有經常需要澆水的喜陰類植物,潮濕的土壤裡可能隱藏著大量的霉菌。

  5、徹底殺滅蟑螂等害蟲;蟑螂已經存在超過3億年,大部分生長在溫暖和濕熱的環境中,並在辦公室,家庭房間內普遍存在,蟑螂不只是一種別人討厭的家伙,而且其排洩物中的蛋白是引起過敏性鼻炎及哮喘的重要物質,尤其是生活在擁擠房間和城市的兒童。

  6、遠離寵物。

  過敏性鼻炎病人最好不接觸及喂養寵物,與一般的認識相反,動物的毛發多不會引起過敏,而動物的皮屑,唾液及尿中的蛋白質則容易引起過敏性症狀,這時不可見的蛋白質可以通過空氣進入人的眼睛或者肺部和鼻腔。一只貓或者狗每周可以產生大量的過敏性物質,由於貓類和犬類都能產生皮屑,所以:

  ①對過敏性患者,最好的辦法是不接觸,或者接觸的時間盡可能少。

  ②如果一定要養寵物,最好先花一些時間和別的小動物在一起,確定對它有無過敏反應,或者喂養無皮毛的動物,如海龜,魚類等。

  ③定期給動物清潔,可以請無過敏性疾病的人代為洗澡。

  ④清洗動物的籠子。動物的籠子內即使在動物搬出後數月都可以存在過敏原。

  常用藥物:

  1.抗組織胺類

  撲爾敏口服,4毫克日3次口服。也可口服賽庚啶、息斯敏等藥。

  2.類固醇激素

  強的松5毫克日3次口服。此藥久服可產生水、鹽、糖、蛋白質代謝紊亂,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3.外用滴鼻藥

  1%麻黃素滴鼻液與0.5%可的松眼藥水滴鼻。

  藥物治療可減輕對過敏原的反應並抑制炎性反應,但藥物治療一般不要超過7天,長期使用會引起藥物性鼻炎,令病情更為復雜。另一種在臨床上使用的激光和微波治療,是通過高溫燒灼鼻甲和黏膜組織,對鼻甲表面黏膜損傷大,對鼻黏膜正常功能有一定影響,術後反應較重。

  目前臨床上主要是應用內窺鏡下等離子低溫消融術,選擇性地進行篩前神經、翼管神經阻斷術,降低鼻腔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消除過敏區域神經對外界各種刺激,如氣候、灰塵、花粉等的敏感性,過敏性鼻炎就可以自然而愈,不易復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治療鼻窦炎鼻淵合劑值得選擇

   1.鼻淵合劑的組成:蒼耳子10克,辛夷6克,鴨跖草10克,薄荷6克,桑葉10克,蘆根10克,白芷

外耳道炎應該如何護理

1、未病時就注意衛生,尤其是兒童。凡有化膿性中耳炎、耳疖腫、嬰兒濕疹者,更應格外注意局部的干淨與干燥,保持耳及其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