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寶寶都患過中耳積液這種疾病,這種疾病的症狀一般會自動消失,但專家建議要對寶寶采用追蹤觀察的方式,即每1個月或1個半月,做1次耳鏡檢查。三個月後病症不消失,就要干預治療了。
有30~70%的寶寶,在使用抗生素治療急性中耳炎10~14天後,會產生中耳積液,大部分的積液會在3個月內,自動經人體吸收、消失,對健康無太大的影響,不需過分擔心。如果寶寶只有中耳積液,沒有其他症狀,可建議先采用追蹤觀察的方式,即每1個月或1個半月,做1次耳鏡檢查;而在追蹤其間,應改善家庭環境,如盡量避免接觸環境裡的香煙;減少使用安撫奶嘴;不要躺著喂奶或喂母乳等。

家長需注意,如果經過1個半月的追蹤後,中耳積液情形仍未改善,就可考慮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療及評估聽力狀況。3個月後若中耳積液仍存在,建議做聽力測驗,若確定對聽力無影響,可以繼續觀察,或服用抗生素,並配合改善家庭環境來幫助寶寶。但此時如果聽力已受損且達20分貝以上,應使用抗生素治療或是做耳膜切開術放置引流管治療。如果4~6個月後仍有積液未消,且兩耳聽力皆喪失達20分貝以上,則兩耳均需做耳膜切開放置引流管的動作,並視情況是否需長期服用抗生素。此外,切除扁桃腺、使用抗組織胺、消腫藥物,或是類固醇對消除中耳積液並無明顯效果,不建議家長輕易嘗試。
嬰幼兒中耳積液如何治療?一般只要按照以上的療程進行嬰幼兒的中耳積液,這種疾病的病症就會在最晚三個月內消失。如果,病症在治療後持續或者反復出現,家長就要讓孩子在院由專人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