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善中耳通氣:首先,宜保持鼻腔及咽鼓管咽口通暢。可用1%麻黃素滴鼻,或用1%麻黃素與0.5%可的松噴霧至鼻咽部,每日3~4次;亦可在急性上呼吸道炎症控制後采用捏鼻鼓氣法、波氏球吹張法或導管吹張法進行咽鼓管吹張;或經導管向咽鼓管咽口噴入強的松龍等類固醇激素藥液,以減輕局部水腫。
(2)清除中耳積液:①穿刺抽液:一般用7號長針頭在無菌操作下,從鼓膜後下方或前下方刺入鼓室,以空針抽吸積液;或於抽液後注入地塞米松。②鼓膜切開術:若積液粘稠,抽液無效者可做鼓膜切開術。鼓膜切開後,吸盡鼓室內積液;積液粘稠者,可用透明質酸酶1000單位溶於1ml生理鹽水中注入鼓室。③鼓室置管術:如經抽液或注入酶制劑、激素等無效,可做鼓膜置管術,經鼓膜留置通氣管,但2歲以下兒童慎用。此外,紅外線及短波透熱治療可改善中耳血液循環,促進積液吸收。
(3)祛除病因:應積極治療鼻咽及鼻腔疾病,特別是腺樣體肥大者,可切除腺樣體。在急性期,可選擇紅霉素0.25g,每日3次,口服;氨苄青霉素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以控制感染。加入地塞米松或強的松等口服,作短期治療效果更好。
慢性咽喉炎常由急性咽喉炎演變而來,多因用嗓過度、煙酒刺激、熬夜等因素造成。浙江醫院推拿科陳鵬醫生有一套自我推拿法
兒童患上鼻出血有什麼治療偏方兒童鼻出血的治療偏方: 1、讓患者的身體盡量坐直,可以降低血壓,盡量減少對鼻腔血管的血壓。這樣可以減輕患者流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