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青少年耳鳴

青少年耳鳴

男 | 0歲

病情描述: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

提示: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醫生回復:

病情分析:你好:耳鳴是指聽者自我感覺聽到一種長時值的或短時值的聲音,而這種聲音其他人卻聽不到。耳鳴者有的會聽到連綿不斷的低調聲,如風聲、雷聲、機器聲等,有的則聽到高調聲,如口哨聲、鳥叫、蟬鳴等,有的還聽到短暫的飛機聲。造成耳鳴的原因非常復雜。中醫常把它解釋為腎虛的表象,過度疲勞也會產生耳鳴。西醫則主要從病理、心理、耳反射三方面解釋。病理方面:一部分人的耳鳴是由於耳部疾病或人體其他部位疾病引起的。人體內部的各種噪音,在常態下人耳不易覺察到,這是因為外部音場的聲波對內部聲波起掩蓋作用,同時人耳的耳膜、耳骨、韌帶有使內部聲波向外耳道散逸的功能。當耳部疾病,如外耳道阻塞、內耳壓力增高等,患者容易出現耳鳴。此外,心肺病、高血壓、藥物過敏等原因,會使內部噪音增大,超過常規值,導致耳鳴。心理方面:注意力從外部世界收回,而集中在本體感覺,有時也會削弱聽覺的適應性導致耳鳴,由於注意力的集中,會強化耳鳴現象,強化耳鳴的感覺。耳發射方面:一部分人的耳鳴是由於耳發射現象。耳是接受聲音的器官,但近代醫學發現耳還能發射聲波。1948年T.Gdd曾預言在耳鳴病人的外耳道有可能記錄到與耳鳴相應的聲波。1978年D.T.Kemp首次成功地在人的外耳內記錄到耳發射的聲波。耳的聲發射頻率在1-3kHz范圍內,強度一般不超過20dB,而且雙耳的聲發射頻率和強度可能不一致。因此,具有聲發射現象的人,在寧靜的環境中,會聽到長時值或短時值的高調噪音,同時造成一定的聽力損失。關於耳的發射原理,現在未有定論。目前一般認為它可能是耳蝸內高度調諧部件(基底膜)自發機械振蕩的產物,激發原可能是熱運動或代謝運動等。在驟發的強聲刺激下,正常人耳亦會產生聲發射現象,稱為誘發性聲發射。誘發性聲發射的頻率與發音源相仿,強度則視刺激量而定,一般在30-50dB之間。近處一聲驚雷,會使人耳內感到轟隆聲不絕。耳的聲發射被認為是耳鳴的一種,稱客觀耳鳴。普通耳鳴沒有聲發射現象。耳鳴是患者耳內或頭內有聲音的主觀感覺,因聽覺機能紊亂而引起。由耳部病變引起的常與耳聾或眩暈同時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則可不伴有耳聾或眩暈。由耳部疾病引起的耳鳴,稱為耳源性耳鳴。它一般為低音調,如刮風、火車或機器運轉的轟鳴聲。也可能是高音調的,如蟬鳴、吹哨或汽笛聲。外耳道疾病如耳垢(耵聍)、異物、腫瘤、真菌病,或炎症腫脹等堵塞,均可導致耳鳴,其輕重與堵塞程度有關。中耳疾病中,少數慢性中耳炎患者可有耳鳴,但程度輕微。鼓室負壓、聽骨鏈粘連或固定等,均可引起耳鳴。耳硬化症的耳鳴較為明顯,開始為間歇性低音調,以後逐漸加重,並可轉變為持續性,這類患者甚感痛苦。內耳疾病所引起的耳鳴,多屬高音調,呈間歇性或持續性。耳鳴的程度常與病變范圍、程度有關。在藥物引起的聽覺神經的損害中,耳鳴常比耳聾早出現。在老年人的感音系統退行性變化中,耳鳴也常是耳聾開始的先兆症狀。內耳眩暈病(美尼爾綜合征)的低頻耳鳴,常在眩暈發作前出現,但也可與眩暈、耳聾同時存在。眩暈緩解後,耳鳴也逐漸減輕或消失。噪音性耳鳴常屬高音調,病程較久者多為持續性耳鳴。除耳部疾病外,情緒激動、焦慮不安、精神緊張也可誘發耳鳴。按中醫理論,耳鳴、耳聾常為腎虛所致。且有健忘、多夢、心悸等症,經扶正益腎的治療,可漸好轉。血液循環系統病變所引起的耳鳴並不少見,來自靜脈者為嘈雜聲。由動脈產生的耳鳴常與心跳的搏動相一致。高血壓引起的耳鳴,一般為雙側性。頸動脈體瘤的耳鳴為單側性。動脈硬化、心瓣膜病變等,也可引起搏動性耳鳴。鼓膜張肌、镫骨肌等強烈收縮時,可產生間斷的“卡塔”聲。類似的耳鳴,也可為咽或腭部肌肉的陣攣所引起。耳鳴應與幻聽相區別。幻聽為一種精神症狀,訴說能聽到一些復雜的聲音,如“說話聲”、“咒罵聲”或“奏樂聲”等。與單調的耳鳴完全不同。耳鳴使人心煩意亂、坐臥不安,嚴重者可影響生活和工作。呈持續性耳鳴者,多數患者日久能習以為常。一旦發生耳鳴,應針對病因積極治療,並應安慰病人,多作解釋,使其消除疑慮。病情嚴重的病人可酌給鎮靜劑。此外,可戴用助聽器或耳鳴掩蔽器,即用外界的聲音以掩蓋其耳鳴,病情也可逐漸得到緩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