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健康問答 >> 乳突炎問答 >> 中耳炎好多年了。以前一個耳朵,現在另外一個也疼

中耳炎好多年了。以前一個耳朵,現在另外一個也疼

中耳炎好多年了。以前一個耳朵,現在另外一個也疼

男 | 0歲

病情描述:

中耳炎好多年了。以前一個耳朵,現在另外一個也疼了。吃藥不好使,用扁方行嗎?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

提示: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醫生回復:

病情分析:指導意見:您好,根據您的敘述您可能是有中耳炎的可能,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系中耳粘、骨膜因化膿性致病菌侵入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以耳痛和流膿為主要特點,是耳科常見病之一。治不及時往往演變為慢性而遷延難愈。中醫學稱為“膿耳”、“?耳”、“耳疳”、“底耳”、“耳癰”、“耳中生毒”等,俗稱“爛耳”、“流耳膿”。因本病每致聽力損害,影響患者學習、工作及生活,甚至可出現合並症,危及生命,故應積極做好防治工作。未病先防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積極防治傷風感冒、鼻塞、(鼻九)嚏等;避免不適當的擤鼻、咽鼓管吹張術和鼻腔沖洗術;小兒哺乳時要采取適當的體位,避免頭位過低及哺乳後旋即降低頭位;初學游泳者,應在老師指導下循序進行,以防方式不當,污水嗆入;積極治療鄰近器官的感染,以防蔓延。出現口苦咽干,小便黃赤,大便秘結等肝膽火盛證候者,宜盡早清瀉。可服龍膽瀉肝丸,上清丸之類成藥。既病防變一旦形成本病,應盡早徹底治愈,以防引起急性乳突炎等,或治不徹底形成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頗難治愈。(一)中藥治療可用蔓荊子散疏散風熱,解毒消腫,蔓荊子10克、甘菊10克、升麻10克、前胡10克、生地20克、赤芍10克、麥冬10克、木通10克、赤苓10克、桑白皮10克,或用龍膽瀉肝湯清肝瀉火,龍膽草10克、生栀10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15克、車前子10克(包煎)、澤瀉10克、當歸10克、木通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二)外治1.清除耳道內膿液:可用消毒棉簽將耳道內的積膿揩擦干淨。如膿液較粘稠者,可先用3%雙氧水洗淨。2.滴耳:可用黃連滴耳液(黃連10克、枯礬6克、冰片2克、甘油),或新鮮虎耳草搗汁滴耳。3.吹藥:可用爛耳散(穿心蓮10克、豬膽汁3克、枯礬3克)或紅棉散(鍛龍骨15克、海螵蛸15克、冰片3克、胭脂、水飛黃丹適量),以紙卷吹入耳內。但須注意藥粉必須研得極為細膩;吹前必須把耳道內積膿液清除干淨;每次吹入的藥粉不能太多;每次吹前須清除耳道內殘存的藥物。另外,因藥物氣味芳香,必須密封保存。(三)針刺療法可取聽會、陽陵泉、俠溪、外關、耳門。用瀉法疏導少陽經氣,清洩肝膽之火。(四)單驗方1.活田螺一只,挖開蓋頭,加入冰片少許,取水花入耳內,一日三次,適於鼓膜未穿孔者,有止痛作用。2.豬苓粉150克、枯礬145克、黃連末3克、冰片1.5克。先將豬苓粉與枯礬末和勻,加入黃連末、冰片即成。隔日一次吹入耳內。(五)西藥治療1.抗感染治療,宜選青霉素80萬單位,肌肉注射,每日2~4次。2.確保咽鼓管通暢。1%麻黃素滴鼻,每日4次,滴後側臥5分鐘;阿托品0.3毫克,每日三次,口服。3.局部對症治療。鼓膜未穿孔,耳痛劇烈者,給l~2%酚甘油滴耳,每日3次;鼓膜已穿孔,在清洗耳道後,滴0.5%氯霉素加少量強的松龍的混合液。小穿孔藥液不易進入中耳,應滴甘油制劑,如2.5%氯霉素甘油滴耳劑。4.耳痛劇烈,高熱不退,檢查見鼓膜外凸或反有小穿孔流膿不暢者,應及時行鼓膜切開引流。5.流膿停止,須繼續使用抗菌素一周左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