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耳鳴耳聾怎麼辦?
許多中老年人會有耳鳴的症狀,如果不治愈的話,很容易就會導致耳聾,那麼,耳鳴耳聾應該如何治療呢,養生保健網推薦你使用拔罐療法。
一、風熱侵襲
起病較速,突發耳鳴耳聾,伴鼻塞流涕,或有頭痛、耳脹悶,或有惡寒發熱、身疼。
治法
(1)選穴風池、大椎、風門、下關、支溝、外關。
(2)定位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大椎:在背部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風門: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大椎穴往下推2個椎骨,其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同,見圖3-2-1)。
下關:在面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颌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閉口,由耳屏向前摸有一高骨,其下方有一凹陷,若張口則該凹陷閉合和突起,此凹陷為取穴部位,見圖2-21-1)。
支溝: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桡骨之間。
外關: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桡骨之間。
(3)拔罐方法閃罐法,每穴閃罐20~30次,每日1次,5次為1療程。
二、肝膽火旺
情志抑郁或惱怒之後,突發耳聾,伴偏頭痛、口苦、鼻咽發干、便秘、尿黃、面紅目赤、易怒。
治法
(1)選穴曲池、支溝、外關、行間、太沖。
(2)定位曲池:在肘橫紋的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仰掌屈肘成45°,肘關節桡側,肘橫紋頭為取穴部位)。
太沖:在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由第1、第2趾間縫紋向足背上推,至其兩骨聯合緣凹陷中(約縫紋頭上2橫指)處,為取穴部位]。
行間:在足背側,當第1、第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3)拔罐方法刺絡閃罐法。用梅花針對上述各穴進行輕叩刺,以皮膚微微出血為度,之後給予閃罐,每穴閃罐20~30次,每日1次,5次為1療程。
三、注意事項
(1)預防本病,應避免水、淚進入耳內,擦鼻涕時兩鼻翼用手指交替壓緊釋出。
(2)耳鳴患者特別要注意調適情志,不大喜大悲,不暴怒暴怨,保持心態平衡,心情舒暢。
(3)加強營養,勞逸結合,睡眠充足,節制房事。
(4)拔罐治療耳聾對聽力尚未完全喪失的患者有一定的療效,對聽力已經完全喪失的患者療效較差。
(5)治療期間要多注意休息,避免接觸有高分貝噪聲的環境,必要時要結合中西醫綜合療法治療。
(6)早期治療,鼓膜可愈合,聽力能恢復,多可治愈,如治療不當,可轉為慢性或變為他證。
(7)經久不愈者常需要手術根治。
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的工作壓力都很大,生活的高度緊張也是造成耳鳴的原因。耳鳴的發病群體也越來越廣發病因素也比較
經常耳鳴是怎麼誘發的?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深受耳鳴的危害,而耳鳴也是我的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對於經常耳鳴是由什麼原因引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