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發生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1)外耳道長期慢性炎症刺激。(2)外耳道深部溫度和濕度增高時,表皮抵抗力下降,以致表皮脫落、感染而引起肉芽組織增生及表淺潰瘍。其主要症狀為:發病緩慢,多無耳痛,耳流少量膿液,一般無臭味,輕度聽力下降。檢查多見鼓膜輕度局限性或彌漫性充血、混濁、增厚。鼓膜表面或外耳道深部可見局限性米粒大顆粒狀肉芽組織或淺表潰瘍,肉芽組織可隨鼓膜活動,周圍有少許膿性分泌物。乳突X線檢查無異常。
對本病病變較輕者,可用生理鹽水清洗外耳道後,滴用3%硼酸酒精,或用四環素可的松混合液滴耳。肉芽明顯者,可在麻醉下刮除後,再以10%~20%硝酸銀燒灼,繼以生理鹽水清洗局部,保持耳內干燥。一般在刮除肉芽後用硝酸銀燒灼2~3次多可痊愈。肉芽增生不重者,可直接用10%~20%硝酸銀或三氯醋酸燒灼。若用70%~95%酒精滴耳,每日3次,每次10分鐘後傾出,可使肉芽縮小。
中醫認為本病多屬氣血不足,濕毒蘊結,治宜益氣養血,排毒散結。方用托裡消毒散加減:黃芪20g,黨參15g,白術12g,茯苓15g,熟地黃12g,當歸15g,皂角刺20g,桔梗15g,白芷 15g ,浙貝母15g,天花粉12g,苦參15g;水煎內服。外用耳炎靈小紗條蘸冰硼散(硼砂、玄明粉、朱砂、冰片)置入外耳道,每日換藥2次。可祛除外耳道深部或鼓膜的肉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