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外耳道炎 >> 外耳道炎預防保健 >> 防治外耳道炎的措施會是什麼

防治外耳道炎的措施會是什麼

外耳道炎的發病率是相當高的,已經有很多的人受到了這種疾病的傷害,也會因此而影響患者的生活,大家需要關注自己的健康,多了解一些外耳道炎的防治措施才可以,關於外耳道炎疾病的防治措施會有哪些呢,下面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外耳道炎的發生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沒做好,對耳朵造成傷害。挖耳或異物損傷、藥物刺激、化膿性中耳炎的膿液或游泳、洗澡等水液浸漬急性外耳道炎如治療不及時或不得當會轉為慢性。一旦急性外耳道炎遷延為慢性外耳道炎,則耳部常有不適和癢感,並有少量分泌物,聽力稍減退,外耳道皮膚充血或增厚,或覆有痂皮且痂皮上有少量膿液或碎屑、有時揭去痂皮可致出血,外耳鼓膜可渾濁、增厚,標志不清,或因鼓膜上皮受損,其表面有少量肉芽形成。

小病不及時治療,終究會釀成大病,外耳道炎不及時醫治的最終結果是很可怕的。當外耳道炎症狀表現為灼熱、發癢、疼痛、呈彌漫性充血、腫脹、表皮糜爛先為漿液性分泌物,繼而變為漿液性或膿性分泌物時,通常易導致皮膚腫,鼓膜被遮蔽,引起聽力下降,從而產生傳導性耳聾及耳鳴,由於外耳道炎分泌無刺激,屏間切跡或耳垂亦可受累。重者耳周淋巴結腫大、有壓並可出現全身發熱、不適等症狀。

如果耳朵進水了,要采取變換體位的方式,使進水的耳朵朝下,讓水自行排出。如果感覺耳朵裡有髒東西,也不要用棉簽擦,可以到醫院請醫生幫助處理。人的外耳道是有一定自潔功能的,不需要用棉簽等進行擦洗。一般情況下,耳朵眼兒裡的,耵聍可以隨著人的咀嚼、說話等,面部肌肉運動而,自行脫落並排出。當然,也有一些人是油性外耳道耵聍,不容易排出,有時會堵塞外耳道而發生炎症,一旦發現,患者一定要,到醫院請醫生幫助處理,不要自行用,挖摳的方式來解決。未病時就注意衛生,尤其是兒童,凡有化膿性中耳炎,耳疖腫,嬰兒濕疹者,更應格外注意局部的干淨與干燥,保持耳及其周圍清潔,並要注意不要亂掏耳朵。

既病之後,切忌水洗,如其污穢或痂皮堆積,可先用植物油塗擦,待其疏松之後,再用紗布或消毒過的軟紙輕輕擦淨,實在必須洗滌者,用苦參湯。按時更換外用藥,按時進服內服藥。癢時忌搔抓,必要時泡些食鹽水,滴在癢處,其濃度以能達到止癢為標准,如是小兒要防止他亂抓搔擦。患病期間,忌酒類,辛辣食品(如大蔥,大蒜,韭菜,辣椒,胡椒,芥菜,雪裡紅,姜,咖喱),腥物,淡水產品,海鮮。洗澡,理發,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內,在洗頭,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淨的棉球堵塞外耳道。患病之後禁止游泳。忌一切海味鮮發物,搾菜,芥菜,雪裡紅等食物。

當大家了解到了這些知識之後,已經對於外耳道炎的防治方法有所認識了,這是目前非常多見的耳部方面的疾病,將會嚴重的危害到患者的健康,朋友們要多了解一些外耳道炎的知識,而且要展開一些此病的預防工作才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應該如何控制外耳道炎的蔓延

耳朵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的耳部也是非常敏感的,當受到外部一些疾病侵襲時,經常會引發外耳

穿耳洞後需預防外耳道炎的發生

日常生活中很多的人喜歡穿耳洞,但是打耳環一定要注意去正規的地方,否則一些地方的衛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