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外耳道炎 >> 外耳道炎預防保健 >> 外耳道炎的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外耳道炎的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相信大家對於外耳道炎這種疾病有一定的認識,因為在出現之後,還會影響到患者的清理,對患者的生活造成的危害極大,大家不要忽視這種疾病的發展,盡快的治愈此病非常重要,而且要注意一些要點,外耳道炎的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1、最好用棉棍,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然後耳朵朝下,則耵聍可自行出來;盡量做到不用指甲、鐵簽等尖銳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習慣而頻繁挖耳,一般應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塵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適當短一點,可根據自己情況掌握。如果長期不掏耳朵,則可能形成耵聍栓塞,這時,自己就很難掏出來了,應到醫院用專門器械取出,取出後堅持用滴耳劑滴耳2--3天預防感染。一般而言,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會在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下颌運動,借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自動被排出。

3、掏耳朵的工具在使用之後要及時地清理,然後擦干淨,晾干。掏耳朵之後,也要仔細認真地將雙手清理干淨,避免細菌在雙手上進行進一步的繁殖,危害人體的健康。

4、對於0-3歲的小寶貝來說,不應該經常掏耳朵。因為小寶貝的身體非常的脆弱,過於堅硬的物體會對小寶貝嬌弱的身體帶來傷害。家長第一次給小寶貝們掏耳朵的時候要多加小心,必要時要向專業的兒童醫師請教,以免傷害小寶貝嬌弱的耳朵。

小孩耳朵疼可能是患上了外耳道炎嗎?

1、耳神經痛:耳朵四周神經較多,在受到過強過久的噪聲或不明原因的刺激時會出現陣陣耳痛。

2、外耳道炎:當耳內不適、發癢時,有人喜歡用指甲、發夾、毛線針、短木棒、火柴桿等在耳內盲目掏挖。如果挖得過猛或被人碰撞時,很容易將耳道皮膚戳破,引起皮膚感染發炎。此病不僅有耳痛,而且還可能伴有出血。

3、耳疱疹:這同病毒感染有關。在耳廓上比較多見,所引起的耳痛似針刺或燒灼樣,令人十分難受,少數人還可伴有面神經癱瘓、聽力減退、惡心、嘔吐等症狀。

4、耳腫瘤:當耳道或中耳腔內長有惡性惡變腫時,隨著病情的發展,惡變腫向周圍組織浸潤,除了會出現耳道流血和聽力下降等病症以外,還會有程度不同的耳痛。

5、外耳道疖腫:當外耳道炎得不到及時治療時,或者年老體弱、患有糖尿病時,或耳道皮膚較長時間受到水的浸漬,皮膚表面抵抗力減弱時,容易發生耳道疖腫。疖腫會逐漸腫脹、化膿,將耳道堵塞,引起逐漸加重的疼痛。

6、急性中耳炎:在中耳腔內發生細菌性化膿性感染時,膿液不斷增多,並直接壓迫對疼痛敏感的鼓膜時,會引起耳內陣陣疼痛,可以隨著脈搏跳動而呈現搏動性疼痛。

平時生活中需要大家預防這種疾病,而且要注意些調理事項,不要忽視疾病的發展,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保健,而且要注意多休息,更有效的進行治療,希望大家盡早認識這個疾病的發展,以免帶來更多痛苦。健康快樂的成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