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外耳道炎 >> 外耳道炎診斷治療 >> 關於外耳道疖腫治療方法

關於外耳道疖腫治療方法

  外耳道疖腫多發生在外耳道外1/3軟骨部,因該部位皮膚上的毛囊和皮脂腺易被葡萄球菌感染,以夏秋季節多見。其誘因多為挖耳、游泳、中耳長期流膿等損傷或刺激外耳道皮膚;全身的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長期便秘、內分泌紊亂、貧血等,機體抵抗力低下時,均易致外耳道疖腫病。

  外耳道疖腫的症狀以劇烈耳痛為主,常放射至同側頭面部,在張口、咀嚼、打呵欠時疼痛加重。疖腫堵塞外耳道時聽力可減退;耳廓觸痛明顯,在小兒偶一觸患耳即哭鬧不止。檢查患耳外耳道內有單個或多個小疖,呈局限性紅腫隆起。牽拉耳廓或按壓耳屏時疼痛明顯加劇,此點可與急性中耳炎時的耳痛相鑒別(急性中耳炎無耳廓牽拉疼)。疖腫成熟後,隆起處變軟或顯露膿頭。疖腫潰破後,外耳道流出少量膿血,耳痛隨之減輕。

  對該病的治療,應視病情分別采取:

  (1)在起病初期或疖腫未成熟時,可采取局部熱敷、紫外線或紅外線照射及超短波理療,每天3~4次;用蘸有10%魚石脂甘油小紗條置外耳道內,每天更換1~2次。

  (2)若疖腫自行潰破,可用棉簽拭淨膿液,再用70%酒精清潔後,置小紗條引流。

  (3)疖腫成熟但未潰破者可用細棉簽蘸純石炭酸燒灼膿腔,使其穿破;亦可局部消毒後,用小尖刀挑切,取出膿栓。切開後置小紗條或橡皮條引流。

  (4)若全身伴有發熱不適者可給予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如青霉素80萬單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或復方新諾明1.0g,每日2次,口服。

  中醫稱該病為“耳疖”、“耳丁”,病機為熱毒凝聚,治宜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方藥用五味消毒飲(金銀花15g,公英15g,天葵12g,地丁12g,野菊花15g)水煎服。

  中藥局部治療可用耳炎靈滴劑(黃連、黃柏、苦參、大黃各10克,麻油250克,同入鍋內,置火上煎炸至黃褐色時即可,候涼備用。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

  用於外耳道疖、外耳道炎、化膿性中耳炎等)浸透小紗條置外耳道內,每日換藥1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彌漫性外耳道炎的症狀與治療

外耳道疖時耳痛劇烈,張口咀嚼時加重,並可放射至同側頭部,多感全身不適,體溫或可微升,這極有可能是外

得了外耳道炎該如何護理

外耳道炎不是大病,但要是想盡快並且徹底的恢復,還是要有一些事情值得注意的!未病時就注意衛生,尤其是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