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耳炎5大征兆
撓耳、煩躁、聽覺反應下降、耳道流水、合並有發熱?別忽視這些兒童中耳炎的典型征兆!
中耳炎是危害兒童聽力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於兒童難以描述耳痛、耳悶或聽力下降等表現,家屬常常容易忽視,最後耽誤治療時機。因此,當寶寶出現類似的反應時,爸爸媽媽們要提高警惕,及時帶寶寶到醫院的耳鼻喉科專科就診。
為什麼中耳炎易在兒童及嬰幼兒期高發?
首先我們一起認識一下中耳的構造和兒童及嬰幼兒的特點。我們常說的中耳是指通過外耳道可以看到的鼓膜對應的內側的空腔部分,但實際上,鼓膜對於我們的中耳來講,就像窗戶和屋子的關系,即鼓膜所對應的部分只是中耳的一小部分,很大一部分是我們常規檢查手段不能看到的。它包括了三個主要的部分:乳突腔、鼓室、咽鼓管。在嬰幼兒及兒童期,咽鼓管相對平直,且較短,約為成人的1/2~2/3,在鼻咽部開口處還有大量的淋巴組織——腺樣體,因此在兒童及嬰幼兒期易出現中耳炎性疾病。
為什麼患急性中耳炎的寶寶比例偏高?
兒童及嬰幼兒急性中耳炎多是由於各種原因使病原體經咽鼓管進入鼓室後引起的。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其它還有用力擤鼻、嗆咳、乘坐飛機、潛水、接觸刺激性氣體、環境污染、吸二手煙、長期使用橡膠奶頭等。積液性中耳炎多存在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等引起咽鼓管通氣引流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
急性中耳炎往往有耳痛、耳悶堵、耳鳴、聽力下降表現,在小孩則主要表現為反復撓耳、哭鬧、發燒、聽覺反應差,當鼓膜有穿孔時則出現耳朵流水。當小孩說話聲音變小,又有鼻堵、涕多、睡眠打鼾或張嘴呼吸等表現時,應警惕積液性中耳炎的存在。
急性中耳炎如何治療才科學?
急性中耳炎常規的治療包括抗感染、降溫、清理外耳道、清理鼻腔、改善咽鼓管功能幾個方面。積液性中耳以對症治療和改善咽鼓管功能為主,如治療2周無明顯好轉,則要行鼓膜穿刺,甚至鼓膜切開置管等治療。當中耳炎出現內耳及顱內並發症時,則需要藥物及手術的綜合治療。
為何兒童容易出現中耳炎的症狀呢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常在感冒後合並上呼吸道沾染時發病,部分檢討多有鼓膜充血,渾濁呈
化膿性中耳炎治療偏方一則化膿性中耳炎偏方 藥物組成:川黃連9克,槟榔10克,枯礬6克,苦參4克,大黃9克,冰片3克。 將上述各藥物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