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術後並發症都有哪些呢?生活中有很多人一有點什麼事情就表現得非常大驚小怪,耳朵有一點不適就懷疑是這樣得或者那樣的疾病。當然適當的重視身體出現的不正常的信號是好的,但是過於重視就不太好了。如果耳朵有不適的話,可以去檢查到底是不是中耳炎,一定不能還沒檢查確診就去用藥治療。
要確診耳朵的毛病是不是中耳炎是很簡單的,去醫院做做下面這幾項檢查就可以了。
1、鼓膜:表現為光錐縮短、變形或消失,錘骨柄向後、上移位,捶骨短突明顯外突、前後皺襞夾角變小。透過鼓膜有時可見到氣泡,咽鼓管吹張後氣泡可增多。鼓氣耳鏡檢查鼓膜活動受限。
2、拔瓶塞聲:分別緊壓耳屏後速放,雙耳分別試驗,患者自覺患耳有類似拔瓶塞時的聲響。
3、聽力檢查:音叉試驗及純音樂聽閥測試結果顯示傳導性聾。聽力障礙顯著者,應行聽性腦干反應和耳聲發射檢查,以確定是否對內耳產生影響。
4、CT掃描可見中耳系統氣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
5、分泌性中耳炎可發展為粘連性中耳炎或並發鼓室硬化症。
如果確實在中耳炎,也比較嚴重的話,可以選擇手術的方法治療,但是必須要清楚,手術治療中耳炎是有可能會出現下面這些並發症的。
1.耳感染:患者術後出現耳感染往往伴隨著耳漏,水腫和疼痛,此時要進行二次手術控制感染。
2.聽力損失:在耳部手術中,有3%的患者因為疾病的嚴重程度或是治療過程中的並發症會產生永久性的聽力損失。一些患者需要二期手術來獲得滿意的聽力。
3.眩暈:患者術後出現眩暈的原因是由於中耳的水腫或是內耳的結構受到刺激,眩暈的症狀可持續到術後一周,膽脂瘤引起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出現這種情況後,眩暈可能要持續6個月或是更長時間。
4.面癱:患者術後出現面癱的情況是因為面神經的鼓室段和乳突段與中耳,鼓膜和乳突關系密切。常見術後並發症面癱為一側面部的暫時性面癱,通常可自發性恢復。若在中耳手術時損傷了面神經或是為了徹底的清除病灶必須切除面神經,這種原因導致的面癱可能要持續6個月到1年。
雖然手術治療中耳炎有可能會出現這麼多的並發症,但是總體來說的話,這些並發症出現的可能是非常小的,而手術治療好中耳炎的可能性倒是比較大的。所以說呢,只要選擇好的醫院去治療中耳炎,就可以使中耳炎的這些並發症不出現,切記不要因噎廢食,因為擔心這些並發症不去手術治療中耳炎。
生活中有許多人被中耳炎的問題所困擾,但是多數人對於這一疾病的病因不是很了解,那麼導致這一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中耳炎的飲食禁忌中耳炎飲食禁忌介紹: 1、腥葷發物,如雞、魚、蟹、母豬肉、驢肉、鵝、蝦、豬頭肉、馬肉、羊肉、韭菜等。這些食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