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中耳炎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也應該要做好護理,下面為大家介紹中耳炎的家庭6種護理方法,供大家了解。
中耳炎的家庭6種護理方法
吹干耳朵
每當你弄濕耳朵,不論是否有感染的跡象,應記得去除耳朵內的水分。將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讓吹風,機距離耳朵5—10厘米之遠,向耳內吹。以暖風或冷風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細菌及霉菌生長的溫濕環境。
使用止痛藥
如果耳朵痛,在你看醫生前,可先用阿司匹林止痛。
游泳時請露耳塞
愛游泳的人不要因為怕患中耳炎就不下水,你可以戴上柔軟的耳塞,並選擇干淨的游泳池,不要在骯髒的水域游泳。洗頭發或洗澡時,也別忘了戴耳塞。如果你容易患中耳炎,則保持耳朵干燥是特別要緊的。
勿經常清除耳垢
耳垢有若干用途,包括提供良性菌棲身處。這是耳內天然的防御措施,勿用棉花棒挖除。此外,被耳垢覆蓋的耳道有防潮功效。
熱敷
用一塊清潔的毛巾熱敷耳部,或用熱敷墊,皆可緩解耳朵痛。
使用家庭配方
你若經常發生中耳炎或經常與水為伍,應記得在每次弄濕耳朵後,使用干燥劑。消毒酒精、白醋、礦物油都是很好的干燥劑。將頭偏一邊,使耳朵朝上。將耳朵向後上方拉,使耳道伸直。滴人數滴干燥劑,晃動頭部,使酒精抵達耳道的底部,再將頭偏向另一邊,使酒精排出來。
中耳炎的治療方法
鼓膜穿刺抽液
成人用局麻。以針尖斜面較短的7號針頭,在無菌操作下從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積液。必要時可重復穿刺,亦可於抽液後注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鼓室置管術
病情遷延不愈,或反復發作;膠耳;頭部放療後,估計咽鼓管功能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者,發起人應作鼓室置管術,以改善通氣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復功能。通氣管留置時間一般為6-8周,最長可達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復後取出通氣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將通氣管排出於外耳道內。
鼓膜切開術
液體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盡;小兒不合作,局麻下無法作鼓膜穿刺時,應作鼓膜切開術。手術可於局麻(小兒須全麻)下進行。用鼓膜切開術。用鼓膜切開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狀或弧形切口,注意勿傷及鼓室內壁粘膜,鼓膜切開後應將鼓室內液體全部吸盡。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暢
可用1%麻黃鹼液或與二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交替滴(噴)鼻,每日3-4次。
推薦閱讀:
慢性咽炎的症狀和治療
耳鳴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鼻子不通氣小妙招
過敏性鼻炎的最佳治療方法
中耳與大腦相隔很近,就好像相臨的兩個房間。中耳炎對大腦有危害,主要由有兩點: 中耳
兒童語言能力受中耳炎影響近10年來,大多數對中耳炎和滲出性中耳炎的研究,關注的都是3歲以下兒童的暫時聽力損失對語言能力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