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預防保健 >> 分泌性中耳炎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分泌性中耳炎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分泌性中耳炎治療前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你了解嗎?如何預防分泌性中耳炎呢?

  清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引流及病因治療為本病的治療原則。

  1.清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引流

  (1)鼓膜穿刺抽液:成人用局麻。以針尖斜面較短的7號針頭,在無菌操作下從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積液。必要時可重復穿刺,亦可於抽液後注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2)鼓膜切開術:液體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盡;小兒不合作,局麻下無法作鼓膜穿刺時,應作鼓膜切開術。手術可於局麻(小兒須全麻)下進行。用鼓膜切開術。用鼓膜切開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狀或弧形切口,注意勿傷及鼓室內壁粘膜,鼓膜切開後應將鼓室內液體全部吸盡。

  (3)鼓室置管術:病情遷延不愈,或反復發作;膠耳;頭部放療後,估計咽鼓管功能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者,發起人應作鼓室置管術,以改善通氣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復功能。通氣管留置時間一般為6-8周,最長可達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復後取出通氣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將通氣管排出於外耳道內。

  (4)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暢:可用1%麻黃鹼液或與二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交替滴(噴)鼻,每日3-4次。

  (5)咽鼓管吹張:可采用捏鼻鼓氣法、波氏球法或導管法。尚可經導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潑尼松龍,隔日1次,每次每側1ml,共3-6次。

  2.積極治療鼻咽或鼻腔疾病 如腺樣體切除術,鼻中隔矯正術,下鼻甲手術,鼻息肉摘除術等。扁桃體特別肥大,且與分泌性中耳炎復發有關者,應作扁桃體摘除術。

  3.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藥 急性期可用如頭孢拉定0.5g,4次/d;氧氟沙星0.1-0.2g,3-4次/d.小兒可用氨苄西林50-150mg/kg.d,給以:或羟氨苄西林口服,0.15g,3次/d,第3代頭孢菌素頭孢美特酯0.25g-0.5g/次,2次/d,小兒10mg/kg,2次/d.對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等致病菌抗菌作用較強,可用於對其他抗菌藥物不敏感者。

  4.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地塞米松或潑尼松等口服,作短期治療。

1 2 下一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兒童中耳炎的飲食保健如何進行

中耳炎患疾病的患者不斷增多,治療疾病的方法也相應增多了,但是不管怎樣對疾病進行治療,使用什麼樣的方

小兒患感冒 當心中耳炎來襲

   急性中耳炎是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一種並發症,兩歲前尤其是半歲以內的嬰幼兒最易“中招”。小兒中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