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然而,它在帶來樂趣的同時也會帶來不少麻煩。由游泳導致的中耳炎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其中以老年人和少年兒童居多。
中耳與鼻腔、咽腔是相通的。中耳位於外耳道深部,為一空腔結構,外側面有鼓膜與外耳道分隔,前部通過咽鼓管與鼻腔相通,頂部有一薄骨板把它與顱腦隔開。正常情況下,鼓膜是完整的,能阻止外耳道的細菌及水分進入中耳,故游泳一般不會引起中耳炎。患上呼吸道感染時,鼻咽部的分泌物可經咽鼓管污染中耳,引起中耳炎,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害。中耳炎是指中耳粘膜的化膿性炎症,它不僅讓患者感到不適,還能影響聽力,而且會損害周圍結構,並能引起嚴重的並發症。因此,人們在游泳時一定要當心中耳炎。如果患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游泳時水分就會進入中耳,引起細菌滋生,誘發慢性中耳炎急性發作。
另外,有人喜歡游泳後挖耳,一旦挖耳姿勢不正確,很容易損傷外耳道及鼓膜,引起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有些人感冒時治療不徹底或不及時,鼻腔的細菌及病毒經咽鼓管進入中耳,也可誘發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性發作。一旦中耳炎治療不徹底或不及時,病情會進一步發展,細菌可通過頂壁結構進入顱腦內,引起腦膜炎、腦膿腫等並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早期的急性中耳炎症狀,如耳鳴、輕微的耳痛、耳悶及堵塞感,發熱、耳流膿、聽力下降、耳部不適等症狀。醫生檢查可發現鼓膜充血或穿孔,及時治療鼓膜一般能自行愈合,聽力恢復正常。如果病情嚴重或治療不及時,6—8周後鼓膜仍不愈合,就會轉為慢性中耳炎,表現為間歇性或持續性耳流膿,聽力下降、鼓膜穿孔,常被患者忽視而失去了最佳治療時間。因此感冒後要留意一下自己的聽力,以便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醫生提醒,游泳時為了防止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性發作,應注意:有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者不宜游泳,待鼓膜穿孔愈合後或行鼓膜修補術後才可游泳。游泳時注意個人防護,最好配戴耳塞,防止耳道內進水,游泳後要及時清理。方法是,患耳朝下,用手反復按壓耳屏,通過負壓吸出耳道內積水,或用消毒棉簽輕輕伸進耳道內吸出水分,以免細菌生長繁殖。不要在不干淨的水中游泳;不要用火柴棒、發夾等掏耳,以防損傷鼓膜,導致細菌侵入;嗆水後,不要同時捏住兩側鼻孔用力擤鼻,以防止病菌進入中耳。
中耳炎需要我們提起重視。及時發現病情會避免很多危害,所以了解中耳炎症狀是有幫助的,另外也更有益於防
小兒感冒易得中耳炎小華感冒已幾天了。昨夜,他突然從睡夢中驚醒,大聲哭叫。當用手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