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預防保健 >> 感冒難愈當心分泌性中耳炎

感冒難愈當心分泌性中耳炎

  小張同學前幾天患了重感冒,鼻塞、流涕,耳朵還有點悶。自己在家吃了感冒藥後鼻子症狀好了點,但耳朵症狀反而加重了,感到兩只耳朵聽力下降,打哈欠時耳朵裡有水泡聲。他去看醫生被診斷為分泌性中耳炎。

  細菌感染不是病因

  分泌性中耳炎不是由於細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耳部急性炎症,它以鼓室內積液引起聽力減退為主要特征。在秋冬季節,它是比較常見的耳部疾病之一。是什麼原因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呢?我們要從耳部的解剖結構說起。

  俗話說七竅相通。耳朵通過咽鼓管與鼻咽部相通,咽鼓管可以調節耳內的壓力,以與大氣壓保持平衡,其外還有防御、清潔的功能。在秋冬季,日夜溫差比較大常會誘發上呼吸道感染。炎症波及到咽鼓管時,耳內往往會形成負壓,這時會產生耳悶的感覺。耳內的粘膜受負壓影響分泌較多的液體,並由於咽鼓管功能障礙不能及時排出,積在耳內產生聽力下降,耳朵裡有水泡聲。有時還會感到耳痛。

  除了感冒以外,鼻炎、鼻窦炎的發作,過敏性鼻炎、鼻咽部占位性病變、兒童腺樣體肥大、感染、頭頸部放療等因素也會誘發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得到及時的治療,耳內的液體未完全吸收,會導致鼓室硬化、粘連性中耳炎、膽固醇性肉芽腫等繼發疾病,這些疾病的治療將比分泌性中耳炎復雜得多。小兒患者由於聽力減退,會影響其言語的發育和學習,影響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無痛技術有利於患兒配合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

  保守治療主要是用滴鼻劑、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改善中耳的通氣功能,清除積液。保守治療無效則需手術。

  手術有多種。可以在鼓膜上刺一小孔,抽出中耳內的積液。然而許多人需要反復穿刺而帶來不便。對於這些病人以往通常需切開部分鼓膜,並經鼓膜在中耳腔內放一個小管子,讓積液流出來。這種鼓膜置管的方法也會帶來繼發感染、膽脂瘤形成、鼓膜不愈合、萎縮等並發症。

  歐美國家近年來開發出一種激光輔助鼓膜造孔的技術,並研制了專用設備。該技術在操作時有耳鏡固定在外耳道內,安全性好,所以不太合作的患者,特別是兒童也能適用。更為重要的是該技術十分簡便,幾乎沒有痛苦,通常只需在門診用數分鐘時間即可完成。手術風險小,並發症少,是目前有效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之一。

  秋冬季是感冒和分泌性中耳炎比較高發的季節,若出現耳部不適要及時就診,早發現、早治療能提高治愈率,減少並發症、後遺症的發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