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以下孩子最容易發生中耳炎,給孩子們的身體造成傷害,為什麼孩子會容易發生中耳炎呢?其實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會引發孩子中耳炎的發生,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哪些壞習慣容易導致孩子患上中耳炎。
1、提捏鼻子
家長都希望寶寶長得乖巧可愛, 對於鼻子有點“塌”的寶寶,家長總覺得經常提捏他的小鼻子能改造鼻型,讓鼻子“挺”一點。可是,原來這提捏小鼻子的小動作卻很有可能會導致寶寶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究竟鼻子離耳朵那麼遠,怎麼就捏出了中耳炎呢?
2、躺著喂奶
有些奶水不足的媽媽便會用奶粉補救,常理認為,人工喂養的孩子發育一點也不會遜於母乳喂養同齡兒的。其實,人工喂養跟母乳喂養的寶寶是沒有太大差別的,可是媽媽們必須要注意的是喂養的動作,如果平時習慣躺著喂奶,那麼寶寶可是很容易會患上中耳炎的!
3、亂擤鼻涕
寶寶一旦得了鼻炎,鼻涕增多,家長便會經常給他擤鼻涕,可是,你們知道嗎?這很有可能會讓寶寶患上中耳炎,原因是擤鼻涕的方法不當惹下的禍。
4、濫用奶嘴
很多新媽媽都愛用沒有奶瓶的“安慰奶嘴”讓孩子安靜入睡。可是,糟糕的是一段時間後,孩子莫名其妙地得上了中耳炎,迫使她放棄了安慰奶嘴。
5、游泳不當
有些孩子在幾歲大的時候,已在爸爸的言傳身教下成了游泳高手,游泳池裡經常可以看到父子倆的身影。不過,游泳不當,是很有可能讓寶寶聽力下降的。寶寶或許會有明顯疼痛,耳朵裡像灌了水一樣咕噜咕噜作響,喉嚨也不舒服。沒錯,這就是“急性中耳炎”了。
6、亂掏耳朵
有些有潔癖的父母,對寶寶耳朵的衛生也很講究。除了天天洗浴外,還定期給寶寶掏耳朵。理由是耳屎不僅髒,而且妨礙聽聲音,必先除之而後安。終於有一天麻煩來了——寶寶發燒、耳痛,患上了中耳炎。
7、吸入“二手煙”
有些寶寶患上了滲出性中耳炎,病因很可能就是爸爸經常在家裡“吞雲吐霧”,致使孩子吸入了大量的“二手煙”。
相信大家通過學習以上內容,對於孩子引起中耳炎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希望各位家長學習以上內容後一定要多關心孩子,不要讓孩子有以上壞習慣,平時做好預防措施,避免發生中耳炎給孩子帶來傷害。
兒童耳咽管比大人的短,而且寬,因此,兒童口腔、鼻腔的液體很容易返流到中耳腔,以致引起中耳感染。下面
寶寶中耳炎的典型症狀急性中耳炎不像感冒發燒,一下子就能看出來。寶寶還小,不會說,加上急性中耳炎來得又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