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診斷治療 >> 哪些偏方可以治療中耳炎呢

哪些偏方可以治療中耳炎呢

中耳炎產生的原因具有多樣性,例如我們在洗澡或者是游泳的時候,而不經常會進一些水,那麼如果不能及時的將水清除,就容易引發中耳炎疾病,影響到我們的健康,許多朋友對這種情況,並不是很了解,也受到了中耳炎的影響,那麼哪些偏方可以治療中耳炎呢。

中耳炎偏方一、黃連10克,冰片1克。先研黃連,然後加冰再研勻,裝瓶。用時,先按常規消毒(用3%雙氧水,或生理鹽水,或濃茶水清洗外耳道膿液和藥痂,並用清潔藥棉擦干)。然後用麥、草管或小紙管將藥末吹入耳內,每日2-3次,一般3-5天見效。據報道,應用本方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經重復驗證15例,治愈13例,2例(慢性者)用藥5天無效後,於本方中加青黛5克,獲良效。或用黃連15克(打碎),冰片1克,乙醇(75%)100毫升。先將黃連用適量乙醇浸泡1周後,用紗布過濾,冰片加入濾液中,溶解,再加乙醇至足量,搖勻即可。用時,先按前法常規消毒,然後將本液滴耳,每次2滴,每日2 次。

中耳炎偏方二、雞蛋6個。煮熟,將蛋黃放入鐵鍋(勺)內,用文火熬至油出,備用。用時,先按常規消毒,然後將蛋黃油滴入耳中(如凝固可加溫溶化),每次3-4滴,每日2-3次,一般連用4-6症狀減輕,7-16天痊愈。本方具有清熱消腫之功,適用於急、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偏方三、露蜂房30克,黃柏15克,枯礬6克,冰片3克。前二味放瓦上焙黃,研末,再加後二味,共研細末,裝瓶。用時,先按常規消毒,然後用麥 (草)管或小紙管將藥末吹入耳內,或用麻油調勻,滴入耳內3-5滴,均每日2次,一般用藥後2-3天可痊愈,慢性者5-10天治愈。

中耳炎偏方四、枯礬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共研細末。用時,先按前法常規消毒後,再用麥(草)管或小紙管將藥末吹入耳內,每日3次。據報道,用本方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30例,大部分治愈,療程較短,未愈者,也有好轉。

中耳炎偏方五、核桃仁適量,冰片少許。將核桃仁搗爛(或蒸熟),用潔淨紗布包好加壓擠油約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不斷攪和,使其溶解。用時,先按常規消毒,然後滴入藥液2-3滴,再用棉球將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連用5-10日。

分泌性中耳炎是如何形成的?

一、急性中耳炎時抗生素使用不當,如劑量不足,療程不夠,或細菌對藥物有抗藥性等,使炎症遷延不愈。此外,單純依賴抗生素而忽視了鼓膜切開亦為產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

二、咽鼓管咽口受壓阻塞,如腺樣體肥大、、鼻咽部腫瘤或淋巴組織增生,鼻咽部填塞物時間過長等,均可直接堵塞咽鼓管咽口,影響咽鼓管咽口的開放。

三、頭頸部放射治療後因鼻咽部及咽鼓管粘膜的腫脹,分泌性中耳炎檢查以及局部靜脈及淋巴回流障礙,致使管腔狹窄,亦可導致分泌性中耳炎。

四、變態反應可以引起咽鼓管粘膜的水腫,導致咽鼓管阻塞,造成中耳負壓,引起滲出或分泌機能亢進。

五、分泌性中耳炎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故可認為本病可能與細菌或病毒感染有關。

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治療,耳內的液體沒有被吸收,則可能導致鼓室硬化、粘連性中耳炎、膽固醇性肉芽腫等繼發疾病,造成永久性聽力下降,治療非常困難。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嬰幼兒時期正是學習語言的好時間,如果因聽力困難造成語言學習障礙,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心智發育。

溫馨提示,中耳炎出現後,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分泌性中耳炎也是屬於中耳炎中的一種,這種中耳炎的產生是呼吸到感染有很大關系的,也和細菌與病毒感染有關,因此治療這種疾病也是非常棘手的,專家在文章中提出了,這種疾病的治療方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卡他性中耳炎治療策略有哪些方面?

相信大家對於中耳炎並不陌生,它是一種常見的耳部疾病,卡他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的一種類型,也給患者帶來不

西醫是如何治療中耳炎的呢

中耳炎是一種對患者傷害大的疾病,中耳炎的治療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們應該了解中耳炎的治療做好一定的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