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診斷治療 >> 兒童患上中耳炎需要注意哪些

兒童患上中耳炎需要注意哪些

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種比較嚴重而且常見的耳部疾病,一旦患病,輕者影響正常生活,重者有可能喪失聽力或產生聽力障礙等,所以,一定要積極的進行及時的治療,除了治療以外,,它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此病多發於兒童,那麼小兒中耳炎要如何護理呢?

加強兒童保健工作,及時作好預防接種工作,提高兒童抵抗力。 改變不良的哺乳習慣。哺乳時應將嬰兒抱起,使頭部 豎直。如乳汁過多。應適當控制流速,防止嗆咳。 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急性、慢性炎症。患了傷風感冒,應適當地點1%麻可滴屏液,讓鼻腔自 然通暢。不要用力擤鼻,鼻涕多、可以按住一側鼻翼輕輕地擤出,或抽吸經口吐出。不要經常用不清治器具控耳。不在污水中游泳,避免直接外傷。 清除鄰近病灶、如鼻窦炎、增殖體炎、扁桃體炎等。 對於膽脂瘤型中耳炎,應及早做手術。以防嚴重並發症發生。骨瘍型中耳炎經系統治療效果不佳者亦需手術。 預防鼓膜外傷。已有外傷者。應積極預防感染。鼓膜外傷末愈或有陳舊性穿孔者不宜游泳, 洗澡時須防止水入耳內。陳舊性鼓膜穿孔,已無流膿史者,可行鼓膜修補術,即可以提高聽力,又可以防止中耳感染 。

1.由於中耳炎是細菌感染,應選擇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多采用青霉素及青霉素族,給藥途徑多選擇靜脈點滴,這樣可以更快地到達病灶。使藥物發揮作用。

2.向耳道內滴藥是治療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滴耳藥直接作用於病灶局部,使藥物作用發揮得更充分。具體方法如下:滴藥之前應將病兒的胳膊和腿扶好,幼兒或大孩子可以說服教育,爭取合作,可側臥於床上,也可坐在椅子上,頭向一側偏斜。

3.嬰兒可由父母抱在懷中,左手扶住頭部,右手及臂部抱住患兒的軀干和雙手,兩腿夾住病兒的雙腿。極不合作的孩子可用床單將兩上肢裹纏緊,將頭部固定。小兒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傾斜度,所以滴藥前應將耳道拉直,以使藥液順利流入耳道。

4.如果有膿,應先用3%雙氧水清潔耳道,然後再滴藥。周歲以內的嬰兒可拉直耳垂向下,年長兒應拉耳廓向後上,滴藥後用手指輕輕按壓耳屏,促使藥液流入鼓膜區,如鼓膜已穿孔,藥液甚至可以流入中耳腔,這對治療十分有利。病兒滴藥後要側臥,不要馬上站起來,待藥液滲入組織後再起來活動。

在滴藥前還需注意:藥液溫度要與體溫相近,過冷宜稍加溫,以免滴入後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滴藥的滴管不要接觸外耳道壁,以免造成污染。

5.慢性中耳炎經上述治療仍不見好,而且膿有惡臭,耳後紅腫疼痛,說明有可能合並乳突炎。要及時到醫院診治,必要時需拍調片於,慢性乳突炎則需手術治療。

6.嬰兒多仰臥,喂奶時乳汁易逆流至鼻咽部再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因此哺乳時必須斜抱嬰兒,以防乳汁嗆入中耳。

相信各位家長朋友通過以上護理方法的學習,能夠掌握以上小兒中耳炎的護理辦法,幫助患兒更好的恢復。患有了中耳炎這樣的疾病一定要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這樣的疾病假如得不到有效治療很容易會帶來更加嚴重的後果,願每個中耳炎疾病患者做到正確治療和護理早日康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耳炎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很多人在患了中耳炎以後都不在意,其實這個做法是不對的,因為生活中不少人都有中耳炎的問題,出現中耳炎的時候耳朵是會

孕婦如何來預防中耳炎疾病呢

中耳炎的危害性特別的嚴重,生活中會有很多的孕婦朋友出現此病的症狀,傷害了患者耳部的健康,希望大家能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