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診斷治療 >>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應從哪些方面治療?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應從哪些方面治療?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著重從下列幾方面入手:

    (1)病因治療:積極治療慢性扁桃體炎、慢性化膿性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2)局部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根據臨床分型采用不同的方法。①單純型:以局部用藥為主,按不同的病變情況選用不同的藥物。若鼓室粘膜充血、水腫,有膿或粘液時,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滴耳,如0.3%氧氟沙星滴耳液、0.25 %氯霉素滴耳液、3%潔霉素滴耳液、復方利福平滴耳液等。若鼓室粘膜炎症逐漸消退,膿液減少,中耳潮濕者,可用3%硼酸酒精、3%硼酸甘油等滴耳。若鼓膜穿孔大,膿液極少時可用硼酸粉、磺胺噻唑與氯霉素粉等粉劑噴入耳中,有助於干耳。每次用藥前,用雙氧水拭淨積留於外耳道的膿液或藥粉,然後將上述藥粉均勻而薄薄地布施於外耳道及鼓室內。②骨瘍型:若引流通暢者以局部用藥為主。若中耳內有肉芽,可用10%~20%硝酸銀燒灼;肉芽大者,應以刮匙刮除。中耳息肉可用圈套器摘除。若引流不暢或疑有並發症者,應行乳突手術。③ 膽脂瘤型:應及早施行乳突根治手術,徹底清除病灶,預防並發症。

    (3)中醫辨證論治:中醫認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屬“膿耳”范疇,辨證論治多分為兩型:① 脾虛濕聚:耳內長期流膿,膿液白粘量多,無臭味;鼓膜穿孔為中央性大穿孔;伴面色萎黃,倦怠乏力,腹脹納少,便溏不爽;舌淡苔白膩,脈細無力。治宜益氣升清,補托排膿。方用托裡消毒散加減:黃芪30g,黨參15g,白術15g,茯苓15g,金銀花20g,桔梗15g,白芷15 g,皂角刺30g,川貝母15g,黃柏10g,苦參15g;水煎內服。外用紅棉散(枯礬30g,干胭脂1 0g ,麝香1g。共研細面)噴入耳中;或用耳炎靈小紗條塞入外耳道(見問題8中),每日換藥2 ~3次。據報道用核桃油(核桃仁砸碎取油)6g,加入冰片1g,溶解後滴耳效果頗佳。②邪滯骨腐:耳內流膿臭穢,如豆腐渣樣,時多時少;聽力明顯減退;鼓膜呈松弛部穿孔或邊緣性穿孔,膿質污穢有臭味;x線乳突片常提示有骨質破壞;常有腰痛膝軟,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益腎降火,活血通絡。方用知柏地黃湯加味:熟地黃20g,山藥15g,山萸肉 15g,茯苓12g,丹皮15g,澤瀉15g,知母15g,黃柏15g,生大黃10g(後下),桃仁15g,紅花 10g,全蠍10g;水煎內服。外治須做乳突根治術,以徹底清除病灶,防止並發症的發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判斷孩子患有中耳炎的方法

耳朵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保持健康的耳朵才有好的聽力,聽全世界最美妙的聲音,但是中耳炎的出現就

中耳炎的手術治療你知道嗎

很多人對中耳炎這種病都有自己的了解,一擔患上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一擔患上會給患者的生活帶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