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炎 >> 鼻炎診斷治療 >> 急性鼻炎的常見病因、預防及治療

急性鼻炎的常見病因、預防及治療

  急性鼻炎是鼻粘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全年均可發病,但以秋、冬、春季節交替時易於發病。其常見的致病病毒為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當機體因全身和局部因素而抵抗力下降時,鼻粘膜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壞,病毒入侵而發病。鼻粘膜PH趨向鹼性,溶菌素活力減低,常繼發細菌感染。

    誘因:①全身因素:多有受涼史、煙酒過度、過於勞累、維生素缺乏、內分泌失調及其他全身慢性疾病。②局部因素:鼻腔慢性疾病及鄰近感染病灶。如慢性扁桃體炎、慢性化膿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

    急性鼻炎的發病,多因機體抵抗力下降而致病毒入侵。故應經常鍛煉身體,適當進行戶外活動,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提倡冷水洗臉、冷水浴、日光浴。根據季節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

    “感冒”流行期間盡量避免與病人密切接觸,居室應保持通風良好。可用姜糖大棗湯(生姜9g,大棗9g,紅糖72g)或貫眾30g,水煎服,以達預防目的。另外,可在居室內適當灑些食醋水,亦可起到預防作用。

    急性鼻炎可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

    (1)全身治療 大量飲水,熱水泡腳,熱水浴等。飲食清淡、易消化而富營養。症狀較重者宜臥床休息。

    早期用發汗療法以減輕症狀,縮短病程。①生姜、紅糖、蔥白煎湯熱服。②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系外感風邪引起,由於所感之邪毒有別,侵犯之途徑不同,故有風寒、風熱之分。主要症狀為鼻竅不通、流涕、噴嚏,甚至不聞香臭。外感風寒證在上述主症的基礎上,兼有惡寒重、涕多清稀、鼻音重、頭痛、惡寒、發熱輕、口淡不渴;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治以辛溫通竅,疏散風寒。用荊防敗毒散(《攝生眾妙方》):荊芥12g,防風10g,羌活9g,獨活6g,前胡12g,柴胡12g,枳殼10g,桔梗6g,茯苓20g,川芎10g,甘草3g。水煎內服。外感風熱證在上述主症的基礎上兼有鼻內粘膜紅腫,鼻癢氣熱,涕黃稠,發熱,惡風,頭痛,咽痛,口渴喜飲;舌質紅,苔白或微黃,脈浮數。治以辛涼通竅,疏風清熱。可用銀翹散(《溫病條辨》)加減:金銀花30g,連翹12g,桔梗10g,薄荷10g,淡竹葉30g,甘草3g,荊芥穗15g,淡豆豉10g,牛蒡子15g,蘆根30g。

    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0.3g~0.5g,每日3次;復方阿司匹林1片,每日3次。

    中成藥:強力維生素C銀翹片,3片,每日3次;感冒清1~2粒,每日3次。

    合並細菌感染或疑有並發症時,全身應用磺胺等抗菌藥物治療。

    (2)局部治療

    血管收縮劑如1%(小兒用0.5%)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以使粘膜消腫而減輕鼻塞,通暢引流。應注意用正確的滴鼻方法,現簡介如下:①仰臥法:仰臥,肩下墊枕;或仰臥,頭盡量後仰並懸垂於床緣外,前鼻孔朝上。②坐位法:坐位,背靠椅背,頭盡量後仰。③側臥法:向病側側臥,頭下垂(適用於單側耳窦炎或高血壓病人)。體位取定後,經前鼻孔向鼻腔滴藥,每側3~5滴即可。

    針灸療法:鼻塞者,選用迎香、印堂穴;頭痛選用合谷、太陽、風池等穴。強刺激留針10~15分鐘。

    此外,應采用正確的擤鼻法:緊壓一側鼻翼,輕輕擤出對側鼻腔的鼻涕;或將鼻涕吸入咽部再吐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患了慢性鼻炎需要手術治療嗎

有些人在患了鼻炎以後覺的不是什麼大問題不值當的去醫院治療,所以就經常性的自己去藥房拿點藥進行治療,往往是病情剛有

過敏導致鼻炎該如何治療

很多人由於身體的原因出現了過敏的現象,從而導致了鼻炎的發生。過敏導致鼻炎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鼻炎病因。這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