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炎 >> 鼻炎臨床症狀 >> 各種鼻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各種鼻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鼻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和感冒症狀類似,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組織的炎症。患者常有鼻塞,流清水涕、鼻癢等症狀,嚴重時可能會引發其它疾病,給患者帶來很多煩惱。鼻炎有很多種,每種鼻炎的症狀和臨床表現不盡相同,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種鼻炎的臨床表現都有哪些。

  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急性炎症,俗稱“傷風”或“感冒”,四季均可發生,尤以秋冬或冬春季之交多見。急性為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常可在人群中引起小流行。其中傳染途徑為呼吸道,也可經食具接觸傳染。此病免疫期最長不超過一個月,故有人在一年中多次患病。抵抗力強者可不治自愈。臨床上可分為四期:

  1、初期 約1-2日,初起病人人常有疲困、畏寒、發熱、頭痛等感覺,繼而鼻腔及鼻咽部干燥,鼻內發癢,頻發噴嚏。檢查剛見鼻腔粘膜干燥、充血及有少量絲狀分泌物。

  2、卡他期 約2-5天。發熱,頭痛回重,周身疼痛,成人體溫約38℃左右,小兒體溫可達39℃以上,常因高熱出現昏睡甚至抽搐,並可有嘔吐、腹瀉等症狀。鼻塞加重,有清水樣分泌物,嗅覺減退致食不甘味,嬰幼兒常因鼻塞而拒哺。說話時有閉塞性鼻音。檢查可見鼻腔粘膜充血腫脹,尤以下鼻甲粘膜腫脹明顯,幾乎全部堵塞鼻腔,鼻腔內有多量水樣或粘液樣分泌物。

  3、化膿期 約3-4天。全身症狀減輕,但鼻塞加重,因為分泌物變粘稠不易擤出,故更加重鼻塞。檢查見鼻腔粘膜表面及鼻底有多量粘稠的膿性分泌物。

  4、恢復期 若無並發症,病人感鼻塞減輕,分泌物減少至消失,檢查見鼻腔粘膜充血腫脹減輕,恢復紅潤,粘膜上皮恢復正常。

  常見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為病毒感染,並常繼發細菌感染。本症應以預防為主,患病後宜臥床休息,多飲開水,進清淡飲食,通暢大小便,可服清熱解毒藥物,鼻內滴1%麻黃素液,必要時服用磺胺藥或抗生素。

  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為鼻腔粘膜及粘膜下組織的慢性炎症,臨床上根據粘膜及粘膜下組織的病變程度,楞分為單純性與肥厚性兩種。單純性者病變為可逆性,而肥厚性者其特點為臘肥厚、增生,有時甚至可導致下鼻甲骨質增生。

  1、單純性慢性鼻炎 常有交替性或間歇性鼻塞。運動後通氣改善,靜坐時則鼻塞加重,側臥時臥側鼻塞,鼻塞可隨臥位改變而變化。由於鼻塞,可出現嗅覺減退、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閉塞性鼻音等症狀。鼻塞消除後,這些症狀可以減輕直到消失。鼻腔分泌物增多,呈粘液膿性,成年人常感痰多,此為分泌物向後鼻也引流所致。兒童則多表現為前鼻孔流溢,致刺激鼻前庭皮膚而引起炎症。檢查可見鼻粘膜充血腫脹,尤以下鼻甲為甚,表面潤澤、光學,觸之富有彈性,以探針壓之可使粘膜陷下,移去探針後陷下之處很快平復,對血管收縮劑如 1%麻黃素液反應敏感。

  2、肥厚性鼻炎 鼻塞為持續性,閉塞鼻音也較顯著,嗅覺明顯減退。由於經常張口呼吸,可致咽干口苦。如肥大的下鼻甲前、後端影響鼻淚管及咽鼓管口的功能,可致溢淚、耳鳴及聽力障礙。分泌物少而稠,不易擤出。若肥厚粘膜影響鼻窦的通氣引流,則可導致頭昏、頭痛、分泌物增多。檢查可見鼻腔粘膜呈暗紅色或蒼白色,增生肥大,表面高低不增,呈結節狀或桑椹狀。探針觸之硬質堅韌,壓之不易陷下,壓陷後移去探針見陷下之處平復緩慢,對血管收縮劑反應不敏感。

  3、過敏性鼻炎 為耳鼻喉科常見病,是接觸致敏物質(體外或體內)所致的鼻粘膜過敏反應性疾病。鼻腔粘膜對吸入空氣中的某些成分高度敏感所致。它的症狀與感冒很相似,但一日內可多次發作;不發作時,則完全正常。過敏性鼻炎的發作有時與季節密切相關。臨床上分為常年性與季節性兩種。患者常被誤認為是患傷風感冒、急性鼻炎。

  變態反應性鼻炎可行脫敏治療及抗過敏藥物治療,如撲爾敏、酮替芬、息斯敏、仙特敏及鼻可靈等;鼻內滴用血管收縮藥物以改善鼻塞及流涕;必要時亦可考慮手術治療。鼻淵以鼻流濁涕,量多不止,伴有頭痛、鼻塞、嗅覺減退為臨床特點的中醫病證。相當於西醫的鼻窦炎。

  4、慢性肥厚性鼻炎 由慢性單純性鼻炎而來,是長期慢性炎症、淤血而使鼻粘膜、鼻甲出現增生所致。此時粘膜增厚、組織彈性下降、鼻腔通氣能力差,從而危害鼻的生理功能。

  5、干燥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的發生與氣候和職業因素等有密切的關系。系鼻粘膜長期受刺激而發生粘液腺體萎縮、分泌減少引起,粘膜因而干燥甚至有淺表糜爛。

  6、萎縮性鼻炎 萎縮性鼻炎為鼻腔粘膜、粘膜下組織及骨質的慢性炎症,可致軟組織的和骨質萎縮,重者致鼻腔寬大。由於鼻組織萎縮,雖然鼻腔比較寬大,但鼻粘膜卻喪失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且因鼻內干癡形成,患者仍感通氣不暢。當有細菌感染時,其毒素及排洩物等產生惡臭氣味。

  分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者病因不明,有鼻甲粘膜及骨質萎縮。患者有鼻塞,鼻內有臭味,並有膿痂 。檢查見鼻粘膜干燥萎縮 ,下鼻甲縮小致鼻腔寬大,由於有細菌感染,鼻內有大量灰綠色污穢痂皮,有臭味,故又稱臭鼻症。嚴重者可繼發萎縮性咽炎和喉炎。治療此症尚無特效療法,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以除去痂皮,滴入液體石蠟、復方薄荷油、復方魚肝油合劑等可減輕症狀,兒童患者口服或肌肉注射維生素 a。曾采用縮小鼻腔等手術療法治療此症,其效果有限 。

  繼發性者包括手術時將鼻甲切除過多、鼻、鼻窦及鼻咽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後,長期接觸有刺激性的粉塵或化學氣體等。

  7、干酪性鼻炎 是一種罕見的鼻病。臨床特征為鼻內干酪樣物積聚,有惡臭,日久侵蝕軟組織和骨質,發生鼻內、外畸形。在干酪樣物質中發現有脫落上皮、壞死組織、化膿細胞、膽固醇結晶及霉菌樣微生物。

  8、藥物性鼻炎 藥物性鼻炎是不恰當的鼻腔用藥長期持續作用的結果,也可理解為是一種慢性鼻炎。其致病原因就是不恰當的鼻腔用藥,包括使用作用強烈的鼻粘膜血管收縮滴鼻劑、藥液濃度過高、非等滲藥液、用藥過量或長期用藥等。這些均會損害鼻粘膜纖毛的結構,從而影響鼻粘膜的生理功能,產生臨床病症。

  以上是各種鼻炎的主要臨床表現,希望對讀者有幫助。鼻炎患者應早日治療,避免拖延不理或隨意用藥,聽取醫囑,爭取早日康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