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耳部護理 >> 突發性耳聾愛上年輕白領

突發性耳聾愛上年輕白領

  新快報記者 王海芳 陳映平

  現代都市白領經常會過著“帶電”的生活,聽MP3、拿著手機煲“電話粥”、戴著耳機聽歌入睡、熬夜上網聊天,而乘車上班、到茶餐廳吃午飯、應酬消遣如卡拉OK,周圍環境隨時高達80~110分貝。自身不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嘈雜的噪音環境都在悄悄地影響都市人的聽力。


  個案介紹

  今年37歲的包生在一間雷達軟件開發公司任技術副總監,2009年聖誕節前夕因疲勞過度後突然出現一側耳鳴、聽力急劇下降,體位改變時還伴有眩暈,在加拿大當地的耳鼻喉專科醫院被診斷為左耳極重度聾。在親朋好友的介紹下,包生懷著一線希望回國轉診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

  區永康副教授馬上聯同中華醫學會廣東省耳鼻咽喉學會副主任委員、科主任鄭億慶教授會診,制定出中西醫結合的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同時針對惱人的耳鳴采取穴位注射、聲掩蔽等傳統與現代治療技術。在檢查中還發現患者的眩暈是由耳石脫落導致的,常常與突發性耳聾伴發,也極易漏診,需要進行耳石手法復位的特殊康復治療。經過13天的綜合治療,患者左耳恢復到28分貝聽力(正常聽力是24分貝以內),耳鳴、眩暈也消失了,基本恢復耳功能。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區永康副教授

  區永康副教授介紹,門診中,不少白領反映經常會有耳堵塞感、耳鳴、眩暈的現象發生。區永康副教授強調由於現代社會生存競爭的壓力大,年輕白領都有一個共性:工作壓力大、長期疲勞、喜歡熬夜。專家分析,人長期處於壓力過大和身心過度疲勞狀態,會阻礙內耳血液供應,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更容易導致失聰。而沉重的工作壓力亦會令本身患有耳鳴的人士病情惡化,上述包生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他表示,突發性耳聾發病率逐年有所增加,1萬人中約有10.7人發病,近年,突發性耳聾發病年齡明顯在提前,年輕白領患病增多。在門診中,很多白領自述曾經在卡拉OK、酒吧應酬時感覺過耳鳴。

  區永康副教授表示,有些耳鳴是短暫的,通常休息後便會復原,但若耳鳴反復或持續,便有可能是聽覺受損的先兆,當聽聲音不清晰時就要謹防突發性耳聾的發生,需要盡快向聽力專家或醫生求助。據區永康副教授介紹,突發性耳聾的病因雖然未明,但罪魁禍首最有可能的是內耳的病毒感染和微循環障礙。其中,病毒感染常在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後病毒顆粒可由血循環直接進入內耳血循環中,引起耳蝸毛細胞、神經節細胞及微血管等結構的破壞,病毒亦可經圓窗侵入內耳引起迷路炎等病損。微循環障礙導致的突發性耳聾除了多見於患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人群外,亦常發生於緊張疲勞、精神壓力大的人群。

  專家支招

  突發性耳聾的預防

  1.避免接觸噪聲或過大的聲音。

  2.季節交替的時候,首先是預防感冒,由於早晚溫差大,人力消耗較大,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虛而入。尤其是有基礎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功能不好的老人要注意保暖。

  3.情緒穩定,忌暴怒狂喜。因為這些均可使人體內神經體液調節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環障礙,發生耳聾。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累、通宵不睡覺、緊張、吸煙、喝酒、咖啡因等對都耳朵有很大影響。如吸煙可導致血管痙攣,影響內耳血液供應而出現功能障礙等。

  5.避免服用大量阿司匹林,某些抗生素如慶大霉素、鏈霉素等可使耳鳴加重,因此,提倡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因為隨意用藥而帶來煩惱。

  醫學名詞

  突發性耳聾:簡稱突聾,是一種突然發生原因不明的耳鳴、耳聾,於數小時或數日內聽力迅速喪失的感覺神經性耳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從耳朵的生理解剖看耳朵

  解剖學將耳朵分成三部分:外耳、中耳、內耳。 生理學上將其分為傳導部分(外耳、中耳

寶寶耳朵進水如何處理最恰當

  家長在給新生兒洗澡時,如不小心洗澡水會進入耳朵內,液體常在中耳積聚;另一種情況是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