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耳部疾病治療 >> 氣溫的不穩定 容易頻繁引發耳疾

氣溫的不穩定 容易頻繁引發耳疾

  很多人因最近天氣的反常而感染上了感冒,如果治療不及時,感冒便很容易就引發耳疾等相關病症。

  “一夜由夏入冬,對於免疫力弱的人來說,容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呼吸通氣就會不順暢。鼻不通,耳受累。因為耳朵和鼻子之間有一根咽鼓管聯系著,就像溝渠,一端堵住了,水就無法流出。一旦咽鼓管不通,在中耳腔形成負壓,當壓力差進一步增大,咽鼓管黏膜發生水腫,血管通透性增加,漏出的血清聚集於中耳,形成積液,誘發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出現耳痛、聽力下降、耳鳴、耳內閉塞感等症狀。”武警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董玉禮教授表示。

  感冒可致耳疾,耳鼻同病相憐

  然而,絕大多數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人都沒有認識到耳鼻“同病相憐”這層關系。接診過程中,真正知道、了解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人並不多,大部分認為耳流水或流膿才會是中耳炎,卻不知是認識上的局限。

  48歲陳阿姨,昨日感冒、發燒,自行服用退燒藥後,今早出門時體溫為37.9°。她說昨晚半夜到今早,耳痛難受,從耳朵裡邊傳出的疼痛感讓她頗為揪心,聽力也有少許降低。她自己有服用頭孢,往耳朵裡滴入紅霉素眼膏,但效果不明顯。實在難以忍受便一大早就趕到醫院就醫。

  當陳阿姨得知患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時,一臉茫然。當醫生與她解釋耳鼻之間的關系,再結合她的病情進行分析,才明白根源。

  “雖然醫院剛開診不久,但類似症狀的患者已連續接診了三十多位。成年人通過耳鏡檢查,根據鼓膜的變化可診斷。病人在對待疾病上的態度很理性,發現不適就立即到醫院就醫,這些病人發病時間都不長,感冒後出現耳痛、耳鳴、聽力下降就立即就醫,這樣有利於炎症的控制,縮短恢復時間。”董玉禮教授說道。

  突聾患者“逆時”突增

  “另外,耳鼻喉頭頸外科門診還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突聾患者增多。與去年同期相比呈倍數增長。”董玉禮教授介紹,突聾一般多發生在秋冬交替或春夏之交,在他四十余年的臨床工作中,未曾遇到春分前後,突聾患者集中就醫的現象。

  突發性耳聾是突發性聽障,聽力損失都是突然出現,沒有任何病痛,有時伴有耳鳴同眩暈,聽力損失輕重不一,多數病人是單耳發生,如果兩側同時發生,聽力損失嚴重,會發生交談困難。

  “鑒於突聾原因多樣,也有很多是查不出原因的,從臨床角度觀察,多與精神過度緊張、勞累、醉酒,及病毒感染有關,特別是病毒性感冒後發生的突聾占有相當比例。當然,頭部外傷及顱底外傷也會引起突聾。其他方面的話考慮病人有無糖尿病、自主神經不平衡及自體免疫疾病。因此在檢查上,將專科檢查及全身檢查結合。”董玉禮教授表示。除了純音測聽檢查聽力外,為了排除聽神經瘤病例,可行腦干聽檢以及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必要時也需施行,至於血糖、補體結合及免疫檢查,也需做到。

  “突發性耳聾來勢洶洶,置之不理很少能自行正常恢復。它是一種需要及時積極治療的急症。病人發病後7天內治療,恢復良好可達88%;發病後20天才治療恢復僅20%。建議,出現不明原因突然聽力下降,需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確診,一旦錯過疾病最佳治療時間,則對身心造成終身的影響。”董玉禮教授提醒。

  小編提醒:在工作之余,應加強戶外鍛煉時間,增強免疫力,飲食作息需規律,爭取自己適應天氣的變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