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耳部疾病治療 >> 保護耳朵有妙招

保護耳朵有妙招

  耳是人體信息的窗口,也是人體髒腑重要的外相。可以反映全身髒腑經絡的信息。

  鳴天鼓

  天鼓者,指耳中之聲。用雙手掌掩耳,雙手食、中、環三指輕輕叩擊風府穴附近36次。此法既可以增強聽力,又可以緩解腦疲勞。工作間歇閉目養神之時鳴擊天鼓,輕輕松松保持頭清耳明。耳部有外傷及中耳炎,暫不宜應用此法。

  振耳道

  兩手食指指面按壓耳道,一按一放,快速震動,使耳道內產生振動,並傳至大腦。每次5~10分鐘。或是用食指塞耳竅,壓耳門,然後驟放各三次。此法可以單獨作為一種保健方法,可增強聽力,醒腦通竅,能防治頭暈、耳鳴、耳閉、腦名等疾患。也可與鳴天鼓配合運用增強保健效果。

  現代生活中因壓力勞累而經常耳鳴的人,經常用此法保健,可以緩解症狀,健腦聰耳。耳部有炎症的暫不適於應用此法。

  旋摩耳輪

  以兩手掌自上而下按摩耳廓,然後水平方向按摩耳廓前面和後面,以耳部感覺發熱為度,每日二至三次。有清腦醒神聰耳的作用。

  耳為宗脈所聚,是一個全息器官,全身髒腑、軀干、四肢在耳朵上都有相應的反應點,身體的疾病在相應部位有異常反應點。因此按摩耳廓對全身髒腑有刺激調整作用。對異常反應點的刺激,對慢性疾病還有輔助的治療作用。

  搓摩耳廓可以促進耳部血液循環,因此而不受傷及有凍瘡時,暫不適於應用此法。

  揉耳竅

  耳朵被經脈環繞,為宗脈之所聚。經常點揉按摩耳朵周圍的穴位,可以調節經脈氣血,健腦聰耳。利用各竅穴與經絡髒腑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溝通的關系,從而調節內髒功能,防病強身。

  捻聽宮——雙手拇、食指指尖捏起耳屏前方的聽宮穴,前推後拉捻動穴位,每分鐘60次,用力均勻,直至脹痛感傳至耳內,維持5分鐘停止。此法有利耳通竅、健耳防聾的作用。

  揉耳前——兩手食指分別按揉耳屏前方的耳門、聽宮、聽會等穴,力度以脹痛感能承受為准,在按切時配合切法、振法、叩法。每次5~10分鐘。經常揉按可預防和治療耳鳴,增加聽力。

  推耳後——用兩手中指指面,分別置於兩耳後,沿翳風、瘈脈、耳殼後、顱息上下來回各推20~30次。具有滋養肝腎,降低血壓的作用。

  叩翳風——兩手食指指尖同時叩擊揉按兩側翳風。力量自行掌握,至穴位處有脹痛熱感,大約5分鐘。此穴位可有效地緩解耳鳴,健耳通竅。

  拉耳廓——耳廓與外耳道及內耳緊緊相連,拉動耳廓牽動外耳道及內耳聽神經。雙手拇、食指指面捏緊耳廓根部,一上一下拉動,用力均勻,每分鐘80~100次連續拉5分鐘左右。耳內熱脹感明顯。此法有調理耳部氣血,聰耳健腦的作用。

  耳部保健方法可以調整髒腑,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適用於耳部沒有外傷疾患的各類人群,青年人用之可以通竅健身,老年人用之可以頤養耳竅,延年益壽,耳鳴頭旋者用之祛病健腦,無病痛者用之健身強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為什麼會導致中耳炎

  如果嬰幼兒仰臥位吃奶,由於幼兒的咽鼓管比較平直,且管腔較短,內徑較寬,奶汁可經咽鼓管嗆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耳鳴的發生病因是什麼

  耳鳴的發生病因有哪些?耳鳴常見於老年人,因為年齡問題引起的耳部疾病也多了,還有全身性的疾病,這些都會引起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