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關於治療 >> 防病治病都可用耳穴療法

防病治病都可用耳穴療法

  耳穴療法是針灸療法中的一種,其以適應證廣、療效好、簡便易行和副作用少等優點而備受各國人民歡迎。目前,已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耳穴療法,世界衛生組織已正式確立耳穴療法為治療多種病症的有效方法。

  耳廓上有人體所有對應器官

  根據現代生物全息理論及實踐證明,耳朵與全身各部都有著密不可分的對應關系。身體任何一個器官都可以在耳部找到對應的反射區域,並可借助刺激達到調整、治療的效果。耳廓就像是一倒置的胎兒:頭朝下,臀部和下肢朝上,胸部和軀干位於中間,耳穴則是耳廓皮膚表面和人體髒腑、經絡等相溝通的部位。耳穴療法是用毫針、壓子(如王不留行子)、磁療、溫灸、推拿按摩等方法准確地刺激相應耳穴處,並給予適度的揉、按、捏、壓,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等刺激感應,以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外治療法。

  祖國醫學認為,耳通過經絡與人體髒腑、肢節、器官產生聯系。其中,耳與手足三陽經的聯系最為密切,六條陽經皆入耳中或分布於耳區周圍。髒腑功能失調時,就會通過經絡的聯系,在雙耳的耳穴上顯示出來。同理,耳穴療法可刺激經絡,疏通經氣,調節髒腑功能,使五髒精氣充盛,經絡氣血暢達。

  耳穴療法可防病也可治病

  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廣的耳穴療法是壓豆法、毫針法和刺血法。

  壓豆法:以王不留行子粘附在0.6厘米×0.6厘米大小的膠布中央,消毒後用鑷子夾住膠布,貼敷在所取穴位上即可。每日自行按壓3~5次,1周貼2次,雙耳交替。

  毫針法:耳穴嚴格消毒,用26~30號粗細的0.5~1寸長的不銹鋼針,一般刺入皮膚2~3分,達軟骨後毫針站立不搖晃為准。刺入耳穴後,如局部感應強烈,患者症狀往往有即刻減輕感;如局部無針感,應調整針刺的方向、深度和角度。刺激強度和手法依病情、體質、證型、耐受度等綜合考慮。留針時間一般為15~30分鐘。

  刺血法:一般多用耳尖放血來退熱。操作前以酒精棉球消毒穴位,按揉數秒以使穴位充血,再以三稜針刺之,擠出數滴後止血即可。

  耳穴療法安全可靠,沒有副作用,操作方便,不僅療效獨特,能補體針之不足,同時在止痛方面,尤其對急性疼痛的止痛效果最為顯著,而且還可以防病。譬如出門乘車、乘船先進行耳貼就可以防止暈車、暈船。現代研究還表明,耳穴療法能改善人體微循環、增強免疫機能,具有抗衰老和保健的作用。

防病治病都可用耳穴療法

  耳穴療法止痛有奇效

  耳穴療法有多種適合病症,主要適應證如下。

  1.各種疼痛性疾病。對於外傷性疼痛、神經性疼痛、手術後疼痛等,用耳穴療法不僅止痛快,而且止痛效果奇特,甚至可用其來減少或代替止痛麻醉劑。

  2.功能紊亂性疾病。耳針具有調節神經興奮與抑制失衡的功能,有助於建立新的平衡,可促使病症減緩或痊愈。對於亞健康、眩暈症、高血壓、腸功能紊亂、月經不調、神經衰弱、失眠等病,耳穴療法很有效。

  3.過敏性與變態反應性疾病。耳針可以提高內源性腎上腺皮質激素含量,故具有消炎脫敏、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可以治療過敏性鼻炎、哮喘、過敏性結腸炎等病。

  4.各種慢性疾患。如腰腿痛、肩周炎、肢體麻木等,有時耳針有著某些藥物所不及的療效。耳針除上述適應證外,尚有催乳、催產功能,同時還可輔助戒毒、戒煙。

  耳穴療法也有禁忌證,如嚴重的心髒病者不宜使用,更不宜采用強刺激;患有嚴重器質性疾病及伴有高度貧血者不宜用耳針;外耳有病變,如濕疹、潰瘍、凍瘡破潰等情況暫不宜使用耳針;孕婦慎用,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孕婦忌用。

  耳穴療法既可以治療疾病,也可以預防疾病,甚至可以應用耳穴診視,找出疾病所在,及早治療。但由於耳朵上穴位眾多,一般的非醫人員很難精確地找出疾病的對應點,使用非正規材料也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等不良反應而損害健康。因此如果需要采用耳穴療法進行治療,應到正規的大醫院找專業醫生。

  耳穴療法治近視

  耳穴療法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調整髒腑功能、疏肝明目、健腦益視等功效,對近視的防治有一定效果。

  臨床常用耳穴配伍為肝、腎、目1和目2。具體操作為:將王不留行子貼壓穴處,按揉以有酸、麻、脹、痛感為度,每天按壓3~4次,每次l~2分鐘,10天後休息2天,再貼,每4次為1個療程。其中刺激肝穴有疏肝明目的功效;刺激眼穴可達氣至病所,能調整眼部之經氣,改善眼睛的供血供氧;刺激腎穴可補腎益髓,健腦益視,從而增進視力。耳穴治近視再配合眼睛氣功操則療效更佳。①輕輕按摩眶上孔、眶下孔各50次,以眼球有酸脹感為度。②按摩太陽穴50次,眼球同時由上左下右轉動。③按摩外耳穴50次,同時眼球上下左右轉動,最後睜眼按揉耳穴。

  耳穴療法防治暈車暈船

  臨床常用的預防和治療暈車暈船的耳穴配伍為胃、神門和內耳。對上述穴位進行刺激的時候,用手指的指尖垂直按壓於穴位上,力量由小到大,以暈車的人能忍受為度。一側穴位持續按壓3~5分鐘,休息兩分鐘後再次按壓或換另一側耳朵上的穴位。按壓的時候注意不要用指甲掐,以免皮膚破損,壓住以後也不要揉搓。經過幾次按壓後,胃中會有泛酸水的感覺或者打幾個酸酸的嗝,這時嘔吐的感覺會明顯減輕或消失。按壓耳穴防治暈車嘔吐的機理,主要是通過刺激相關的穴位,解除胃腸平滑肌痙攣或逆蠕動狀態,使其恢復正常的蠕動,從而達到治療嘔吐的目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聽覺言語訓練可幫助聽力缺陷的人恢復聽力

   聽覺口語訓練法(方法一)   強調聽覺、言語和認知依照自然發展之程序結合起來,在有意義

簡單介紹手術治療中耳炎方法

中耳炎是一種常見的耳朵疾病。那麼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怎麼手術治療中耳炎方法呢?   手術目的、成功率及危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