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多數是急性鼻炎反復發作所致。某些慢性病,如心髒病、腎髒病、慢性扁桃體炎、鼻中膈偏曲等也可引起本病。氣溫的急劇變化及粉塵刺激,也常常是致病原因。慢性鼻炎分4種:
1、過敏性鼻炎:亦稱變態反應性鼻炎,是過敏體質在鼻部的反應。如果無過敏原存在,也可由物理、化學、神經、精神等因素引起反應,故又稱血管舒縮性鼻炎。
臨床起病突然,呈陣發性發作。自覺鼻內奇癢,連續不斷打噴嚏,並有水樣鼻涕流出,同時伴鼻阻塞、流淚、頭痛等,可波及咽喉、眼部發癢,有常年性和季節性之分。
2、慢性單純性鼻炎:有間歇性、交替性的鼻阻塞,並與體位有關,鼻腔用麻黃素等收縮劑後,阻塞變為通暢。
治療慢性鼻炎較理想的藥物是復方麻黃素滴鼻劑,每天3—4次,每次2—3滴。滴鼻淨易導致藥物性鼻炎,應盡量少用。
3、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為持續性鼻阻塞,與體位無關,嚴重者還伴有耳鳴、嗅覺障礙、鼻涕多,下鼻甲可見肥大腫脹,呈暗紅色或蒼白,表面常不平或呈桑椹樣改變,用1%鹽酸麻黃素收縮後,下鼻甲無明顯縮小或略有縮小;用棉簽探觸,為實質感、無彈性。
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可視下鼻甲粘膜尚能用血管收縮劑收縮者,用1%復方麻黃素滴鼻;滴鼻後如不能減輕症狀的,要考慮到醫院采用下鼻甲粘膜下注射硬化劑,使粘膜下產生瘢痕組織,縮小鼻甲。
4、萎縮性鼻炎:本病是鼻腔粘膜,甚至鼻甲骨的萎縮性病變。原發者可能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營養不良、血中膽固醇含量偏低、特殊細菌(如臭鼻桿菌)感染、免疫缺陷或家庭遺傳等所致。繼發者多因有鼻腔、鼻窦的炎症;工業粉塵及有毒氣體的長期接觸;下鼻甲切除過多;鼻腔腫瘤放射治療及手術切除以後;特殊感染(結核、梅毒、麻風等)史所致。
病人有間歇性或持續性鼻阻塞、嗅覺減退、鼻干,可發展為喉干、鼻咽部干燥不適等,嚴重的有鼻出血,鼻內惡臭、流黃綠色膿涕及痂塊,伴頭昏、頭痛等。
萎縮性鼻炎患者每日可用0.9%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沖洗,清潔鼻腔,去除臭味。鼻內滴用復方薄荷樟腦油滴鼻液或石蠟油,或0.5%鏈霉素液或0。3%慶大霉素液,每天4次,以潤滑鼻粘膜,刺激末梢神經,恢復粘膜功能並抑制鼻內桿菌生長,消除炎症。
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在機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受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病初有鼻內發癢、發於、噴嚏等不適感,繼而出現持續性鼻阻塞及大量清水樣鼻涕,3—4天後變為黃膿性鼻涕,1周可恢復正常。急性鼻炎雖是可自愈的小病,但一旦患急性鼻炎,應積極早期治療。鼻腔可用1%復方麻黃素滴鼻液,每次1—2滴,每天3—4次。
治療過敏性鼻炎
要從根本上治療過敏性鼻炎,唯一積極的辦法是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改變敏感狀態,使其不發生本病。
藥物輔助治療,如調節植物神經,可口服麻黃素,每次20毫克;谷維素,每次20毫克;阿托品,每次0.3毫克,每日3次;或口服抗過敏藥,撲爾敏,每次4毫克,或安其敏,每次25毫克,每日3次。
為減輕變態反應,還可配合口服強的松,每次5毫克,每日3次,或地塞米松,每次1.5毫克,每日2—3次。為改善血管通透性,可口服葡萄糖酸鈣,每次l克,輔以維生素C,100毫克,每天3次。
另外保持口腔清潔,每天睡前刷牙,飯後漱口,以減少口腔內細菌感染的機會。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慢性扁桃體炎的治療方法
耳聾疾病怎麼治療呢耳鳴耳聾是耳部疾病,對人們的傷害甚大,那麼在臨床上對於耳聾的治療有不同的說法,也出現了很多的治療方法,但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