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關於治療 >> 小兒聽力下降的中醫藥防治

小兒聽力下降的中醫藥防治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聽力障礙,影響了信息接收。據統計我國現0-14歲兒童總數超過2.2億,其中聽力殘疾兒童總數超過460萬,雖然我國通過組織實施5個全國聽力語言康復計劃,使得超過40萬名聽障兒童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但由於人口發展不平衡,以及聽力語言康復服務能力有待提高,我國兒童聽力障礙預防和康復工作面臨諸多問題,所以關注兒童聽力問題尤為重要。

    造成小耳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1。遺傳因素。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的遺傳物質中帶有致聾基因,並把這種有缺陷的基因傳給了下一代,即導致小兒耳聾。它是一種隱形遺傳病,近年來,遺傳性耳聾的發病率逐漸提高,特別是近親婚配者的後代中,出現遺傳性耳聾的概率更大。     2、孕期及圍生產期因素。孕期前3個月感染風疹病毒、弓形蟲、疱疹病毒者可致耳聾。孕前期用藥,如降糖靈、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抗瘧藥、早孕時期反應停(沙利度胺)等可致先天畸形。孕期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可致先天性非遺傳聾。接觸不良環境,如接觸放射性物質、化學污染等後也會影響胎兒聽力。產時宮內窒息缺氧,產後缺氧時間過長,產時外傷,產程持續時間長、難產、不當助產導致頭顱損傷。新生兒溶血、黃疸、母子血型不合、水腫、貧血、中毒等也可能會導致小兒感音神經性聾。     3、感染性因素。小兒若感染某些病原微生物,也可能會致聾。常見引起耳聾的傳染性疾病有流腦、猩紅熱、白喉、傷寒、風疹、麻疹、腮腺炎、瘧疾、梅毒等。     4、藥物中毒性因素。目前已經發現對耳朵具有毒性的藥物上百種,最常見的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紅霉素、卡那霉素等,還有水楊酸制劑等強利尿劑,奎寧、氯奎等抗瘧疾藥物。這些藥物均可經過血液循環進入內耳,破壞內耳的新陳代謝,使毛細胞變性壞死。小兒使用這類藥物要特別小心謹慎。此外使用任何藥物時,一旦出現耳鳴、耳悶、聽力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停藥。     5、外傷。如頭顱外傷、爆震、噪音等,均可不同程度地損傷小兒聽力。   小兒聽力下降的中醫藥防治     小兒聽力下降的中醫藥防治     從中醫理論上講,人體為一整體,五髒與耳均有聯系,其中腎主耳,與耳關系最為密切。心寄竅於耳,肝膽相表裡,膽經循行於耳,肺入絡於耳,一身之氣上貫於耳。兒童為稚陰稚陽之體,各系統發育不完善,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機體抵抗力低,抵御外邪能力差,尤其上呼吸道抵抗力差,上焦易為外邪所襲。風邪襲肺,肺失宣降,邪壅鼻竅,而致鼻塞,耳鼻相通,從而導致耳聾。中醫藥防治小兒耳聾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按摩治療:家長抱著患兒端坐,醫師立其後,以手掌緊壓貼於外耳上,隨即放松,手掌心有被吸的感覺,10次為一組,雙耳同時進行,可每天按摩2~3組。按摩可奏健腦、鼓動耳脈之功。     2、灸法治療:采用艾條1根,距外耳道口3cm處進行熏炙,另一手將耳廓向後上輕提,同時順著艾條燃燒端向耳道內輕吹氣,以患兒內耳部有溫熱感為宜。艾熏具有復聰開竅,解毒聰耳,擴張血管及毛孔等功用。     3、耳穴壓籽治療:取內耳、神門、腎、屏間、枕等穴,敷貼王不留行籽,每日不定時刺激,3d更換1次,雙耳交替應用。壓穴籽治療可刺激耳部反應點,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小兒聽力下降的防治,不僅僅指耳聾或聽損傷疾病本身的預防和治療,更重要的是對聽力下降導致的語言、發育、心理障礙的預防和治療。因為,就當前的醫學水平而言,還有一部分耳聾和聽損傷是無法通過單純的醫療手段治愈的,我們只能對其造成的不良後果加以控制,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聽損傷導致的小兒成長障礙。養育一個健康、活潑、聰明的孩子,不僅關系到家庭的幸福,也關系到國家、民族的前途。增強全民愛耳、護耳意識,並呼吁全社會都來關心聾兒,為他們創造促進全面發展的輕松、自由的環境,幫助他們重新回到有聲世界是我們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心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四種非手術療法治療中耳炎有效果

   當中耳炎久治不愈,或者治療不當,也或者延誤治療時,常會導致局部組織器官的膿腫出現。當中耳炎透過骨

幾種治療耳鳴的方法

主要有神經性耳鳴,藥物中毒性耳鳴,傳導性耳鳴,混合性耳鳴,末梢器缺血缺氧引起的耳鳴,中老年性耳鳴,前庭功能失調眩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