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病因症狀 >> 鼻腔鼻窦內翻性乳頭狀瘤復發因素分析

鼻腔鼻窦內翻性乳頭狀瘤復發因素分析

  鼻腔鼻窦內翻性乳頭狀瘤在症狀上通常表現為單側鼻堵,流膿涕,部分患者還可有血膿涕,頭痛,嗅覺減退或喪失等症狀,常單側發病,雙側少見,最常發生於鼻腔外側壁近中鼻道處,可蔓延至鄰近鼻窦,以上颌窦為主,其次為篩窦、蝶窦、額窦,還可侵犯鼻咽部、眼眶,少數可侵犯腦膜和顱內結構,引發復視、視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狀,原發於鼻窦者相對少見。鼻腔鼻窦內翻性乳頭狀瘤雖是良性腫瘤,但其易反復復發,具有一定程度的侵襲破壞性,並且可以惡變成惡性腫瘤,多以鱗狀細胞癌為主,惡變為腺癌與小細胞癌者少見。雖然隨著鼻科學的發展,鼻內鏡手術甚至導航CT等的應用,近幾年來該腫瘤復發率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控制,關於內翻性乳頭狀瘤的復發因素分析,各家說法不一,但主要集中在未能徹底完整切除腫瘤這一方面,本文就其復發因素對近幾年最新的文獻研究報道進行簡要分析。

  1、未能將腫瘤徹底切除

  這點仍然是公認的鼻腔鼻窦內翻性乳頭狀瘤術後易復發的關鍵因素,而是否能將腫瘤完整切除,除了與術者本身水平相關外,也與腫瘤的原發位置與腫瘤累及范圍相關,這兩點將在下文依次介紹。

  1.1、原發位置

  由Alexander等人於2015年12月最新發表的一篇研究對88例曾進行手術切除的內翻性乳頭狀瘤病人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復發率為25.3%,惡變率(經組織病理學證實)8.9%,且復發率與腫瘤的原發位置相關,原發於額窦及蝶窦的內翻性乳頭狀瘤較原發於鼻腔及其他位置的腫瘤更易復發,而這點可能與這些位置的解剖更為復雜隱蔽術者更難將腫瘤徹底切除相關,此外,基於鼻腔鼻窦內翻性乳頭狀瘤易復發及惡變傾向的特點,他們還建議將視為一種癌前病變。

  1.2、腫瘤累及范圍

  除了內翻性乳頭狀瘤的原發位置以外,腫瘤的累及范圍也與其術後復發率相關。Jeffray等人於2015年也發表文章對此進行了研究分析,雖然他們的研究僅限於蝶窦內翻性乳頭狀瘤,但仍然具有代表性:當腫瘤侵襲並破壞骨質並侵犯鄰近結構時,比如累及視神經以及頸內動脈等特殊結構,會增加腫瘤切除難度,導致腫瘤更難以被完整切除,此種情況下其復發率也相應升高。

鼻腔鼻窦內翻性乳頭狀瘤復發因素分析

  2、HPV感染

  人乳頭狀瘤病毒被認為是與鼻腔鼻窦內翻性乳頭狀瘤的發生相關,分為低危型(HPV6與HPV11)與高危型(HPV16與HPV18),因此也有人推想內翻性乳頭狀瘤的反復復發是否與HPV感染相關。Satish等人的一篇綜述認為HPV確實在內翻性乳頭狀瘤中起到一定作用,並且可能與其復發性相關,但也有人質疑這一點,Scheel等人於2015年發表的一篇研究就指出,鼻腔鼻窦內翻性乳頭狀瘤中HPV感染率過低(12.2%)以至於根本無從分析其復發性是否可能與HPV感染相關。因此,HPV感染是否確定與鼻腔鼻窦復發性乳頭狀瘤相關仍有待進一步考證。

  3、吸煙

  Roh等人於2016年最新發表的一篇文獻認為:吸煙因素,而不是HPV病毒感染因素,或許才是鼻腔鼻窦內翻性乳頭狀瘤術後復發的一個根本原因,在他們的研究裡,HPV病毒感染組與非HPV病毒感染組其復發率沒有顯著差異,而吸煙組的鼻腔鼻窦內翻性乳頭狀瘤的復發率與非吸煙組相比增加了將近10倍。

  4、其他

  也有人研究認為,基因也在鼻腔鼻窦內翻性乳頭狀瘤的復發中起到重要作用,Katarzyna等人於2015年發表研究指出MT2A基因變異亞型rs28366003可能也與鼻腔鼻窦內翻性乳頭狀瘤的腫瘤侵襲性、骨質破壞性、腫瘤的Krouse分期以及腫瘤的復發性相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長期鼻息肉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長期鼻息肉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鼻息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鼻部疾病,鼻息肉患者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不僅會加重鼻

三種常見的誘發慢性咽炎的因素

下面介紹三種慢性咽炎的常見誘因。  ⒈物理化學因素刺激:如粉塵,頸部放療,長期接觸化學氣體,煙酒過度等都可引起本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