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病因症狀 >> 挖耳屎可能導致外耳道腫瘤

挖耳屎可能導致外耳道腫瘤

  耳朵掏不對易致外耳道腫瘤

  經常反復挖耳,使得耳道皮膚經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頭狀瘤。雖然乳頭狀瘤屬於良性腫瘤,可以手術切除,但切除後極易復發,多次復發極有可能轉變為惡性腫瘤。

  有些人,特別是老年人常喜歡挖耳道。他們當中有的是因為耳道癢或有堵悶感,有的是因為耳道裡有“耳屎”(又叫耵聍),總喜歡拿牙簽、火柴、發卡、耳挖等物,在耳朵裡挖來挖去,覺得很舒服,其實這樣做很不好,是一種壞習慣。

  人體外耳道皮膚非常脆弱敏感,和軟骨膜連接很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朵時用力不當就會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發炎、潰爛。有的人掏耳朵用力過猛甚至可能把鼓膜掏穿。如果掏耳非得掏到很深處才覺得“爽”,可能結果就是:鼓膜被掏穿。因為鼓膜其實就是一層非常薄的膜,下力太猛很容易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發展成中耳炎。

挖耳屎可能導致外耳道腫瘤

  的耳朵從外耳道口到鼓膜這一圓柱狀的通道,叫做外耳道。其特點是弓形彎曲,皮膚薄嫩。耳道外半部的皮膚有豐富的毛囊及耵聍腺、皮脂腺。這些腺體分泌的油性分泌物同皮屑及灰塵粘在一起就形成了我們平時所說的“耳屎”,醫學名為“耵聍”。

  別看“耳屎”名字不好聽,其實它對耳朵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為外耳道內腺體的分泌物一般呈弱酸性,味道很苦,且有一定揮發性,這種氣味小蟲不喜歡,也不適宜細菌生長,因而“耳屎”就有阻止小蟲飛入,保護耳道皮膚的作用,因此不要經常進行摳挖。另外,外耳道的底部就是鼓膜,這是一層非常嬌嫩的薄膜,萬一在挖耳朵的時候不小心戳破了鼓膜,輕者引起中耳炎,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耳聾。一般少量“耵聍”會隨人體走動時的震動自己掉出來,而大塊的“耵聍”應請專科醫生用專門工具“掏”,不能自己隨便亂掏。如果耳朵實在太癢,應當上醫院讓醫生進行專業的清洗。

  從上面大家可以看出掏耳屎可能會引發嚴重的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謹慎,不要反復外耳朵,養成良好的習慣,將會對我們的身體有益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孩子患上中耳炎初期症狀有哪些?

其實中耳炎疾病更容易發生在兒童身上,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對中耳炎疾病提高重視,自己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要有意識地

中耳炎的症狀與危害是什麼

   中耳炎是一種嚴重危害到我們身體健康的疾病,所以我們一定要對該病有充足的了解,只有了解了疾病的症狀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