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病因症狀 >> 耳石脫位導致天旋地轉

耳石脫位導致天旋地轉

  “耳石”在外力作用下,從“壺腹”裡跑了出來,我們稱之為“耳石脫位”。這時會讓您感到非常不適:短暫的旋轉樣感!這種暈眩在醫學中稱之為良性位置性眩暈(縮寫為BPPV),是所有眩暈疾病中最常見的類型。

  患有這種病症的患者會時常發生眩暈和惡心,在日常的活動中,一旦發作起來就很容易摔倒和受傷。這個病容易頻繁地自發緩解與復發,就是說偶爾會覺得自己痊愈,但又反復發作。一年內復發的概率占15%。

  下面來介紹一下這種良性位置性眩暈(BPPV)。導致我們產生這種良性位置眩暈的,是因為橢圓囊脫落的耳石掉入半規管。您的頭位突然改變,可引起半規管內耳石碎屑的移位,從而產生某種天旋旋轉的錯覺。

  那麼,你會問,這麼復雜的病情我不懂,我只關心能治嗎?

  專科醫生告訴我們,藥物主要作用在於緩解比較嚴重的惡心或嘔吐的症狀,這種病是可以通過自我復健手法痊愈的。

  一、Dix–Hallpike手法

  1)我們會通過Dix–Hallpike手法誘導的眼震消失後(A、B和C),頭向健側(左側)旋轉90度(D),使耳石轉移到總腳旁;

  2)如果此時出現眼震,方向則與之前Dix–Hallpike手法誘導的眼震方向相同,頭繼續向下旋轉90度,身體也同向旋轉90度;

  3)此時患者臉朝地面,身體於健側側躺(E),耳石順勢遷移;

  4)然後患者坐起(F),耳石則通過總腳掉回了前庭;

  5)每個姿勢應該保持到眼震和眩暈症狀消失,一般不少於30秒。

  二、Semont復位法治療

  針對右側後半規管型BPPV,我們采取Semont復位法治療

  1)囑患者正坐(A);

  2)然後向健側躺下(B);

  3)令患者頭部及身體從患側向健側180度快速地翻轉(C),此時頭向健側(左側);

  4)最後讓患者坐起,頭回到正前位(D)

  5)每個姿勢應該保持到眼震和眩暈症狀消失,一般不少於2分鐘。

  這兩種方法可能都要重復幾次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患者在家中可反復執行,直到症狀明顯改善為止。在臨床上,患者在正確指導下自行復位的效果比被動復位明顯要好。

  復位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惡心、嘔吐和眩暈症狀,還有很多患者復位之後在頭動時會出現不平衡感和短暫的頭昏,這種情況可能持續幾天,甚至更長,即使當時復位成功也可能出現這些情況。還有些患者在復位結束幾分鐘後會出現短暫的眩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誘發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因素有哪些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中耳融膜、骨膜甚至骨質的持續性或復發性化膿感染的疾病,可累及乳突或咽鼓管,部分患者尚可發展成膽

引發老人耳鳴三因素

耳鳴使人心煩意亂、坐臥不安,嚴重者可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有哪些因素會導致老人耳鳴呢?下面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