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健康問答 >> 梅尼埃病問答 >> 什麼是胎兒腦積水

什麼是胎兒腦積水

什麼是胎兒腦積水

男 | 0歲

病情描述:

懷孕30周做彩超,查出一室腦室增寬約1.5cm,一側腦室積水,醫生建議半月復查,可下午換個地方做b超又說沒事.我該怎麼辦,幫幫我.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

提示: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醫生回復:

病情分析:病情分析:腦積水(hydrocephalus)是指由於腦脊液(CSF)的產生和吸收平衡障礙引起的腦室系統的擴張.通常是由於CSF的吸收障礙引起,罕見情況下可由CSF的分泌過多造成.腦積水常發生在兩歲以內的嬰幼兒,此時由於顱縫尚未閉合,故頭顱呈進行性異常增大,伴有特殊的臨床表現,又稱嬰兒腦積水.本節著重介紹此類腦積水.此外,腦積水也可發生於年齡較大的兒童或成人,由於此時顱縫已經閉合,故無明顯的頭顱增大,而表現為慢性顱內壓增高腦積水有先天性和獲得性兩類,各又可分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非交通性腦積水的梗阻在腦室系統;交通性腦積水的梗阻在蛛網膜下腔.兩者的病因可歸納如下:(一)先天性腦積水主要由畸形引起.常見者有:1.腦導水管畸形又分為:①導水管分叉畸形;②導水管狹窄或閉鎖;③導水管隔膜.2.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是由於扁桃體,延髓及第四腦室疝至椎管內,第四腦室變狹長,正中孔與側孔下移,使CSF循環受阻.本畸形可單獨存在,但多數與脊髓脊膜膨出伴發,或與顱底凹陷症伴同.3.第四腦室正中孔及側孔先天性閉鎖少見,需與顱內感染後繼發粘連引起者相鑒別.4.相當多一部分先天性腦積水可由於嬰幼兒後顱窩腫瘤引起.5.其它一些先天性疾病,如軟骨發育不全,顱頸交界畸形,脊柱裂,斑痣性錯構瘤病,Dady-Walker綜合征,胼胝體缺如,小腦回畸形等,均可伴發腦積水.(二)後天性腦積水主要病因有:1.顱內感染嬰兒在母體內或出生後發生的細菌性,真菌性,病毒性感染,皆可引起炎性粘連,造成CSF循環梗阻,從而產生腦積水.炎性粘連多發生在蛛網膜下腔或第四腦室出口處.2.蛛網膜下腔出血各種原因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可因血紅細胞阻塞蛛網膜顆粒,或因血塊機化粘連,造成蛛網膜下腔的粘連性梗阻,從而引起腦積水.感染和出血引起的腦積水,多為交通性腦積水.指導意見:治療說明】(一)手術治療對進行性腦積水病兒,均需手術治療.早期手術效果較好;晚期大腦皮質已有萎縮及嚴重功能障礙者,手術效果較差.手術種類繁多,有減少CSF形成的手術;CSF顱內,外分流術;腦室系統梗阻遠近端的旁路手術和解除梗阻病因的手術等.應據腦積水的原因,梗阻性質和部位,選擇較為合理的手術.對於非交通性腦積水,原則上應明確病因,盡可能地解除梗阻;如為交通性腦積水,可行分流術,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有腦室心房分流術(V-AS)和腦室腹腔分流術(V-PS).當腦積水伴有與腦室和蛛網膜下腔不交通的蛛網膜囊腫時,應同時作腦室和囊腫分流術;同理,當Dady-Walker畸形並存導水管狹窄時,應同時作腦室和Dady-Walker囊腫分流術.V-AS和V-PS均需13型貯液囊和CSF分流裝置.常用的分流裝置有國產NJS-4型分流管,Pudez-Heyer管和Holter-Spitz管.每種分流裝置均有一特制的閥門,使液體單向流動,並能保持腦壓於正常范圍.V-AS與V-PS的近期效果相似.就術後並發症而言,V-AS主要有感染,且多為頑固性敗血症和腦膜炎,若發生分流管阻塞,多在腦室端.而V-PS的主要並發症為分流管阻塞,多發生在腹腔端,若發生感染,多為腹腔感染.故多數文獻認為V-PS優於V-AS.但George等的長期隨訪結果表明,分流術後感染與手術方式無明顯關系,而與手術醫師的操作技術有關,V-AS術後的頑固性敗血症,可因嚴格遵守無菌技術和勿將心髒端管插入過深而得以防止;而且V-AS的遠期效果較V-PS為好.故作者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認為V-AS優於V-PS.不過,在右心衰竭,近期開顱手術或氣腦檢查後顱內氣體尚未完全吸收者,禁作V-AS.已作V-AS的病例不能再作腦氣體造影.(二)非手術治療適用於不能手術治療的病例,或作為分流術的術前准備,以改善病兒的狀況,贏得手術時機.包括中西藥利尿劑,脫水劑等.對於繼發於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腦積水,還可行多次腰穿治療.(三)分流術後並發症及處理1.感染分流術後總感染率為2.7~22%,小於1歲嬰兒的感染率最高.有其他先天性異常的病兒,感染率也較高.分流裝置的外部感染,可引起切口部位或分流管通過的皮下部位感染;若分流裝置的內面感染,可產生腦室炎,菌血症(在V-AS)和腹膜炎(在V-PS).有時分流裝置功能障礙(見下)為感染的唯一表現.少數感染病例毫無症狀,僅在作分流矯正術時,作常規培養,方得以明確.分流術後一旦明確感染,就應將分流裝置去除或更換新的分流裝置,並應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結果,選用合適的抗生素作腦室內和靜脈注射,對於去除分流裝置後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者,應作腦室外引流.2.分流裝置的功能障礙最初都不明顯,僅在多次CT掃描復查時發現有進行性腦室擴大.進而表現為前囟的持久隆起,頭圍增長過度;在較大兒童,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和體征.處理時,應先判斷分流梗阻的具體部位,再酌情作分流矯正術或更換分流術式.判斷方法如下:當穿刺貯液囊抽不出CSF或當壓癟閥門後不能再充盈時,表明管的腦室端不通,常為脈絡叢或血凝塊堵塞所致;若難於壓癟閥門,需慮及閥門本身或遠端分流管梗阻,常為血凝塊(V-AS時),大網膜或纖維素塊(V-PS時)阻塞所致;若分流裝置經過的皮下通道積液時,提示腹腔管端有粘連或假囊腫形成,或因兒童生長,使遠端管脫出腹腔.3.顱內血腫此類並發症通常見於3歲以上頭圍大,有顯著腦室擴張的患兒,是引流太快的結果.並發硬腦膜下血腫者0.4%,硬腦膜外血腫者罕見.如能在術中少釋放CSF,並選用高壓的閥門(0.93~1.23kPa),可減少和防止此並發症.4.分流術後顱縫早閉少數腦室顯著擴張的大頭嬰兒,如用低壓或中等壓力閥門作腦室分流術後,會發生顱骨重迭,導致顱縫早閉.選用高壓閥門(0.93~1.23kPa),可防止這一並發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