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硬化症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疾病,病理上是由於骨迷路原發性局限性骨質吸收,而代以血管豐富的海綿狀骨質增生,故稱“硬化”。當侵犯卵園窗時,可引起镫骨固定,失去傳音功能,使聽力進行性減退。耳硬化症的發病率與人種有很大關系,白種人發病率高,黑人發病率最低,黃種人介於兩者之間。耳硬化症發病年齡以中青年較多。
耳硬化症的臨床表現:
1、耳聾:雙耳或單耳漸進性聽力下降是本病的主要症狀。
2、耳鳴:約20%~80%的病人伴有耳鳴。耳鳴多為低頻性、持續性或間歇性,後期可出現高頻性耳鳴。
3、韋氏誤聽現象:患者在一般環境中分辨語音困難,在嘈雜環境中聽辨能力反而提高,這種現象稱為韋氏誤聽。
4、眩暈:少數病人在頭部活動時出現短暫的輕度眩暈。
耳硬化症的診斷檢查:
1、病史注意聽力減退過程、耳鳴性質、單耳抑雙耳,有無韋氏誤聽現象及頭暈等,有無耳悶、耳痛及流膿、外傷史、家族史。注意患者發病年齡與性別,如為已婚女性,注意聽力與妊娠的關系。
2、檢查注意外耳道皮膚及鼓膜的改變、咽鼓管通氣情況及鼓膜運動情況。聽力檢查,包括音叉、電測聽及聲阻抗測聽,必要時作ABR測試、前庭功能檢查、乳突X線攝片。
耳硬化症的治療原則:
1、耳硬化症致病原因不明,治療目的只是恢復聽力,不能根治。
2、手術治療是提高聽力最有效的措施,镫骨撼動術近期療效較好,但硬化源不能控制,遠期療效差,目前已很少使用。內耳開窗術也能提高聽力,但遠期效果差,有可能出現感音性聾。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镫骨部分或全部切除,然後安裝人工镫骨,手術在顯微鏡下進行,需要一定的設備條件和技術水平。
3、不能手術者可配助聽器。
耳硬化症的治療方案:
1、以手術治療為主,包括內耳開窗術、镫骨撼動術及镫骨摘除術。
2、藥物治療,可給予維生素、氟化鈉等。
3、如鼻腔、鼻咽腔、扁桃體有病變時,應先予治療。
4、治療失敗或不宜手術者可配助聽器。
耳硬化症一般發展緩慢,甚至患者不能明確敘述何時開始發病。有時因某些因素影響,病變發展加快,例如妊娠時,有的患者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後,可穩定相當長時間。因此,本病有相當一部分未能引起應有注意,以致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