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小兒感冒需注意,謹防中耳炎鼻窦炎來“偷襲”

小兒感冒需注意,謹防中耳炎鼻窦炎來“偷襲”

  小兒感冒需注意,謹防中耳炎鼻窦炎來“偷襲”

  媽媽發現3歲的小寶最近玩著時不時就“哼哼”一下,看電視總要開很大聲。帶到醫院一查,小寶得了“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要住院。媽媽嚇一跳,怎麼回事?醫生說:“最近感冒過吧?都是感冒惹得禍。”大家都知道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反復病毒性感冒很可能誘發急性鼻窦炎和急性中耳炎。這次感冒,媽媽看到小寶吃了幾天藥,鼻涕少了,飯量大了,就沒在意了。兒童不會擤鼻涕。有點鼻涕就“哼哼”吸到口裡吃了。耳朵的“下水道”咽鼓管就開口在鼻子後面。鼻涕經過咽鼓管口,易致堵塞、炎症和積水。

小兒感冒需注意,謹防中耳炎鼻窦炎來“偷襲”

  專家提醒:反復病毒性感冒很可能誘發急性鼻窦炎和急性中耳炎。當出現這些病的信號時,如流膿涕、耳悶,一定要及時就醫,以防轉成慢性炎症。

  春季氣溫冷熱變幻無常,很多抵抗力較差的人最容易感冒。陳主任介紹,當人傷風感冒,全身抵抗力低下時,化膿性球菌就會感染鼻窦粘膜引起以鼻塞、流膿鼻涕、頭昏、頭痛、嗅覺減退為主要症狀的急性鼻窦炎。如果治療不當,或反復發作,可致慢性鼻窦炎。急、慢性鼻窦炎除了因長久性鼻塞而導致大腦及全身缺氧外,還容易遷延其他疾病,對人的健康危害很大。

  感冒和鼻窦炎的病菌經咽鼓管方向還會引起中耳感染,是引起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和鼓膜穿孔最常見原因。急性中耳炎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大多可能轉為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的表現是耳流膿,反復不止,有時膿液中還混有血性分泌物;另外,有耳鳴及聽力下降,如果出現並發症,會有眩暈和頭痛。

  慢性中耳炎容易出現並發症,比如顱內並發症,包括腦膜炎、腦膜外膿腫及腦膿腫等危及生命的疾病。為此,大家應該提高警惕,防患於未然。

  陳主任還向我們介紹了一個保健小知識:感冒後耳朵聽不清,嚼口香糖,按壓耳屏。

  有的人感冒後覺得耳朵聽不清楚了,悶塞感,就好像隔了一層紙,耳朵裡塞了棉花一樣,陷入一個沒有聲音的世界,這是感冒後患了分泌性中耳炎導致咽鼓管堵塞引起的。

  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分布在頭面部的不同部位,從表面上看它們並不相通,但實際上,它們通過咽鼓管彼此是相通的。咽鼓管是中耳通氣引流的唯一通道,主要功能是引導鼻咽部氣體進入鼓室,平時閉合,僅在吞咽或呵欠時開放,以維持鼓膜兩側壓力平衡,從而保證鼓膜的正常振動。

  當感冒時,鼻子發生炎症,分泌物增多,如果鼻腔內壓力增加,比如不恰當的擤鼻動作等,可使鼻腔內的分泌物經咽鼓管進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特別是兒童,由於其咽鼓管寬短而平直,鼻內分泌物更容易經此途徑引起中耳炎。而且鼻黏膜、鼻咽黏膜、咽鼓管內膜互相連接,遇到傷風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這些黏膜均會發生腫脹、充血,甚至造成咽鼓管狹窄或阻塞,炎症會沿著咽鼓管侵犯中耳,導致中耳炎。

  陳主任介紹,嚼、吃是預防分泌性中耳炎的最有效辦法,感冒後嚼幾塊口香糖可使咽鼓管張開,減輕阻塞感。手掌按壓耳屏,氣壓帶動鼓膜活動,有利於咽鼓管通暢。若感覺症狀仍未消除,可用滴鼻劑滴鼻子,使鼻腔分泌物減少、充血減輕,咽鼓管的腫脹、阻塞也會減輕,有利於中耳炎的痊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小孩中耳炎的病因

小孩中耳炎如何治療?哪些原因可以引起小孩中耳炎?中耳炎怎麼辦?怎麼治療中耳炎呢?  專家介紹:中耳炎是耳部最常見

反復感冒,小心中耳炎

   小兒反復感冒容易誘發中耳炎,影響聽力。小兒抵抗力較差,容易受到風邪侵襲,造成感冒,病情拖延、反復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