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寶寶中耳炎,竟是喂奶姿勢不當惹得禍
寶寶小小的耳朵裡面傳來陣陣異味?這可能是中耳炎悄悄找上寶寶。在寶寶的日常的護理,寶寶的耳朵經常被媽媽們忽略,等到小耳朵發出臭臭的異味,有黃色的水流出後,媽媽們才關注到寶寶的耳朵問題。
對於寶寶耳朵出現問題的現象,大多數的媽媽都不清楚寶寶耳朵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其實,寶寶耳朵出現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但是卻比較難發現,因為寶寶不會表達耳朵不舒服,而媽媽也比較難發現耳朵裡面的問題,只有聞到寶寶的耳朵發出臭味、流出黃水了才能發現。
兒科醫生表示:不少的家長多半是發現寶寶的耳朵有異味,有的甚至已經化膿了,這才到醫院就診。其實,寶寶耳朵出現的這些症狀這就是小兒中耳炎。
原因竟是媽媽喂奶姿勢不當
為什麼寶寶會患中耳炎呢?主要是和平時寶寶吃奶的姿勢有關。由於寶寶耳的發育尚未完善,咽鼓管較短,且位置低而平直,其生理峽部又未形成,加上咽鼓管肌肉收縮力較弱,在鼻咽部開口較低,所以鼻咽部的液體容易流入中耳。媽媽在喂養母乳的時候通常會選擇橫抱著喂奶或是讓孩子平躺著吃奶,這樣的姿勢吃奶當寶寶發生溢奶和嗆奶的情況時,會導致乳汁逆流入鼻咽部,從咽鼓管進入中耳導致中耳炎。
中耳炎是孩子發生耳痛的一種常見病因,患中耳炎的寶寶會感覺到耳深部搏動時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時有耳痛就會加劇,所以中耳炎的寶寶會出現不肯吃奶的情況。另外,會表現出煩躁、哭鬧、搖頭或用手揉耳的情況等。
預防中耳炎,正確的喂奶姿勢很重要
給寶寶最好的護理,就是將所有的疾病防患於未然,預防中耳炎,媽媽們一定要學會正確的哺乳姿勢,一般正確的哺乳姿勢有四種:
1、搖籃式:將寶寶橫抱在自己的腿上,寶寶的頭靠在媽媽的手肘內側,媽媽的前臂和手沿著寶寶後背一直伸到寶寶的眼部,支撐好寶寶的脖子、背部以及腰部。另一只手可以輕輕的托住乳房,方法寶寶的吸吮。
2、交叉式:相比於搖籃式的姿勢,把寶寶的身體稍微傾斜一點,這樣寶寶吃奶時,嘴的角度會有所變化,更容易吸奶。
3、側臥式:這個姿勢合適晚上喂乳或是媽媽想要放松一下時。媽媽和寶寶都側臥在床上,腹部相對,使寶寶的嘴巴和乳頭保持水平,媽媽的頭部以枕頭承托,最好用一個小枕頭墊在寶寶的背後作支撐。
4、橄榄式:這個哺乳姿勢特別適合剖宮產的媽媽,可以避免寶寶壓迫在媽媽腹部手術切口。乳房很大、寶寶太小或是喂雙胞胎的媽媽也很適合。就像在腋下夾一個橄榄球那樣,用手臂夾著寶寶的雙腿放在身體側腋下,寶寶上身呈半坐臥位姿勢正對媽媽胸前,用枕頭適當墊高寶寶,手掌托住寶寶的頭,另一只手指張開呈“八字形”貼在乳頭、乳暈上。
患上過中耳炎的人應該會對這種疾病不陌生,中耳炎是會反復發作,帶來很多危害,那麼中耳炎反復出現如何是好?患上中耳炎
得了急性中耳炎嚴重嗎中耳炎是我們耳科疾病的一種,而且中耳炎審種疾病可以分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兩種,而急性中耳炎的發病時間是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