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狀及治療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狀及治療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狀有以下幾點:

    1.聽力減退: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發病前大多有感冒病史,以後聽力逐漸減退,伴自聽增強。當頭位變動,如前傾或偏向患側時,因積液離開蝸窗,聽力可暫時改善。慢性者起病隱匿,患者常說不清發病時間。小兒患者大多表現為對別人的呼喚聲不予理睬,看電視時要調大聲量,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等。如小兒患者的另一耳正常,也可長期不被家長察覺。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起病時可有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顯。     3.耳內閉塞感:耳內閉塞感和悶脹感是患者常見的主訴之一,按壓耳屏後該症狀可暫時減輕。     4.耳鳴:部分患者有耳鳴,多為間歇性,如“噼啪”聲。當頭部運動、打呵欠或撸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方式有手術方式和非手術方式,主要是清除中耳積液,控制感染,改善中耳通氣、引流,以及治療相關疾病等綜合治療。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狀及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     1.抗生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選用青霉素類、紅霉素、頭孢菌素類藥等口服或靜脈滴注。     2.糖皮質激素:用地塞米松或潑尼松等作短期治療。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常用血管收縮藥,如1%麻黃鹼、鹽酸羟甲唑啉溶液滴(噴)鼻。     二:手術治療     1.鼓膜穿刺術:抽出積液。必要時可重復穿刺。亦可於抽液後注入糖皮質激素,α-糜蛋白酶等藥物。     2.鼓膜切開術:液體較黏稠,鼓膜穿刺不能將其吸盡者,或經反復穿刺,積液在抽吸後迅速生成、積聚時,宜行鼓膜切開術。     3.鼓膜切開加置管術:凡病情遷延、長期不愈,或反復發作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及膠耳等,可於鼓膜切開並將積液充分吸盡後,在切口處放置一通氣管,以改善中耳的通氣,有利液體的引流,促進咽鼓管功能的修復。     4.其他:積極治療鼻咽或鼻部疾病,如腺體切除術、鼻息肉摘除術、下鼻甲部分切除術、鼻中隔黏膜下矯正術等。   (實習編輯:沈富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幼兒中耳炎預防及護理大全

幼兒中耳炎預防及護理大全  引起孩子中耳炎的主要因素  1.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在中耳腔內,有一條細管子通往鼻

怎麼讓孩子遠離中耳炎!

春天裡怎麼讓孩子遠離中耳炎!  一、讓孩子遠離病源。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讓孩子遠離染病兒童將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