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7個原因易引發中耳炎 中耳炎日常注意什麼

7個原因易引發中耳炎 中耳炎日常注意什麼

   嬰幼兒時期,不但中耳結構不堅固,咽鼓管的發育也不完善,咽鼓管又短又直,管腔比較寬,咽鼓管的生理性狹窄處還沒有形成,管道接近水平位,這樣,咽鼓管的另一端即鼻咽部開口端就幾乎與鼻底相平。由於咽鼓管的這一特點,嬰兒患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的細菌很容易沿著咽鼓管咽口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症。由於這一特點,也使哺乳的嬰兒易患中耳炎,如在平臥位給嬰兒哺乳時,尤其是哺喂太多、太急,發生嗆奶,可使奶液進入中耳。此外,新生兒生下來開始吸氣和啼哭時,鼻咽部的羊水或粘液有可能經咽鼓管進入中耳,也可造成只有幾天或一周的新生兒患急性中耳炎。

    還由於咽鼓管的開口靠近鼻咽部的增殖體(又稱腺樣體,正常情況下起防御作用),而嬰幼兒時期的增殖體較大,,若本身發生感染,增殖體可因炎性增大,使開口於附近的耳咽管,也很容易受到影響而發生感染、腫脹和堵塞,導致中耳炎。     除增殖體炎症腫脹累及咽鼓管這個原因外,增殖體的肥大、鼻咽部的腫瘤、鼻後孔息肉、下鼻甲肥大、鼻咽粘連等疾患都可引起咽鼓管機械性受壓,發生堵塞,引起中耳炎;另外,擤鼻涕的方式不正確,當傷風感冒,鼻堵,鼻涕多時,如擤鼻用力過猛,鼻腔分泌物可被擠入咽鼓管內,繼而進入中耳腔也可引起中耳炎。       引起兒童中耳炎的原因主要是:     原因1、躺著喝奶:孩子平躺著喝水、喝奶,水或奶會向鼻咽方向流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原因2、外出:在封閉的環境裡或通風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很容易讓寶寶患上中耳炎。     原因3、集體生活:孩子在學校裡,接觸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機會大大增加,從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     原因4、吸煙:家中有人吸煙易誘發孩子中耳炎。即使吸煙者不在室內抽,但他的頭發和衣服上也會沾有香煙的有害物質。此時吸煙者再與孩子親近時,有害物質就會吸附在孩子的鼻咽黏膜上,就容易引起炎症,易引發中耳炎。     原因5、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因為中耳與鼻、咽管相通,當鼻咽部存在大量細菌的時候,這些病原體就很容易進入耳部。所以,孩子感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異常。     原因6、游泳:游泳時水會從外耳道進入耳朵,但如果鼓膜沒有孔的話,水是不會從外耳進入中耳的。但是水中的細菌或消毒劑會通過孩子的鼻、口進入,從而誘發中耳炎。     原因7、疲勞:睡眠不足或體力消耗過大,會使孩子免疫力下降,增加孩子患中耳炎的風險。因此不可讓孩子玩得太累,一定要讓他得到充分的休息。     中耳炎患者日常生活應注意哪些?     1、均衡飲食與生活習慣。減少使用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傳染感冒的場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進而防止中耳炎的惡化。     2、有感冒發生,尤其是有鼻塞時,切勿輕視,要及早治療,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3、中耳炎患者要保持周遭環境的安寧,不可運動過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氣球,隨時漱口保持口腔衛生,盡量用鼻子呼吸,睡覺側躺時將病耳朝下,擤鼻涕時不可過猛,並且適當的運動也有助於鼻道耳咽管暢通,維持中耳的排洩與通氣功能。     4、中耳炎患者平時要防止不潔的水經外耳道進入中耳,造成發炎的加重。     5、養成正確的醫療習慣,遵照耳鼻喉科專科醫師的指導與治療絕不可自作主張,認為症狀減除而自行停藥,中止治療,以致病情轉為慢性或產生副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耳炎的症狀及並發症

中耳炎的症狀及並發症  中耳炎早期症狀  早期僅有耳痛、聽力下降、耳鳴、耳悶等。急性中耳炎發病較急,早期症狀主要

寶寶患中耳炎如何護理

   1、時刻保持患兒耳朵清潔   家長應注意保持患兒外耳道及耳前皮膚的清潔,如果有膿性分泌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