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預防保健 >> 分泌性中耳炎的防治措施是什麼

分泌性中耳炎的防治措施是什麼

分泌性中耳炎的防治措施是什麼?分泌性中耳炎又稱滲出性中耳炎或卡他性中耳炎。大多因鼻腔或鼻咽部的急、慢性炎症、腫瘤、變態反應性疾病所導致的咽鼓管堵塞而引起。那麼,分泌性中耳炎的防治措施是什麼?下面為大家介紹分泌性中耳炎的防治措施:

分泌性中耳炎的防治措施是什麼?

1、加強自身體質鍛煉,預防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的發生。不發生感冒,咽部、鼻咽部粘膜就減少了水腫、充血的機會,咽鼓管的功能也就會處於良好的狀態。

2、如果已經發生了感冒,注重全身用,同時需要在鼻及鼻咽部局部用,這利於感冒的恢復,對咽鼓管的功能也不利。為了防止並發卡他性中耳炎,及時在鼻腔滴,不但有利於鼻腔內泌物的排出,同時也能預防鼻及鼻咽部粘膜的腫脹,使咽鼓管功能良好,這就有預防分泌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作用。

3、對感冒、鼻炎、過敏性鼻炎等疾病的治療要徹底,不要症狀剛一好轉就停,因為當感冒剛剛好轉的時候,咽及鼻咽部粘膜還處在腫脹狀態,過早的停會延緩病愈的時間,形成局部粘膜的肥厚,日後影響功能,容易堵塞咽鼓管。

4、對於任何導致咽鼓管阻塞的因素,都要積極的治療,及時祛除,就是分泌性中耳炎最好的預防。對10歲以下兒童要定期進行聲導抗檢測,及早發現。

5、家庭護理時,要積極治療鼻腔或鼻咽部疾病。用1%的麻黃素滴鼻。滴鼻方法為:使病人仰頭,將水緩緩滴入患耳側鼻孔,並使頭向患耳側略為傾斜,以利液流至鼻咽部及咽鼓管咽口處,促進咽鼓管功能的恢復。

6、也可用1%的酚甘油滴耳,每日3-4次,並行鼓膜按摩術。其方法是用手按壓耳屏,隨壓隨放,連續進行,目的使外耳道內的空氣壓力突高忽低,借以推動鼓膜,平時可作張口及吞咽動作。

7、當鼻腔、鼻咽部炎症控制後,應去醫院作咽鼓管吹張術,也可自行捏鼻吹張,其方法為: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兩側鼻孔,緊閉口腔,用力鼓氣於鼻咽部,迫使空氣進入咽鼓管,借此恢復後者的功能。

8、經上述治療後如鼓室仍有積液者應及時去醫院抽液,以防中耳粘連。上述處理無效、影響聽力且轉為慢性時,需配戴助聽器,必要時可以中耳炎手術治療。

提示:分泌性中耳炎的預防也主要是防止感冒、鼻炎、過敏性鼻炎等鼻咽部急慢性炎症、鼻咽部腫瘤等疾病的發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孩子感冒警惕中耳炎

冬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天氣乍寒乍熱,不少大人、小朋友都被流感襲倒了,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兒童,

有效預防中耳炎的措施是什麼

有效的預防疾病出現是我們每個人需要做的,因為不論患上了什麼病對身體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中耳炎會給我們的耳部健康帶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