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預防保健 >> 小兒患上中耳炎的錯誤習慣

小兒患上中耳炎的錯誤習慣

由於小兒年紀較小,很多家長都有幫孩子擤鼻涕、掏耳朵等習慣。殊不知這些看似平常的習慣卻很容易使孩子患上中耳炎,從而使孩子聽力下降。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哪些導致小兒患上中耳炎的習慣呢?

小兒患上中耳炎的錯誤習慣:

一、捏孩子的鼻子

對於鼻有點“塌”的寶寶,家長有的喜歡捏下,讓小孩鼻子“挺”一點。這種習慣既可能損傷鼻腔的黏膜與血管,降低鼻腔自身的防御功能,增加細菌、病毒感染的機會,又容易使鼻腔中的分泌物因受到擠壓,通過咽鼓管侵入鼓室而引起中耳發炎。

二、亂擤鼻涕

小兒抵抗力差,很容易患感冒,感冒時就會出現鼻涕增多現象,家長便會經常給他們擤鼻涕,但因不少媽媽們為孩子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確,習慣用兩只手壓著鼻翼用力擤,由於耳鼻喉相通,這種姿勢會讓鼻涕向鼻後孔擠出,鼻涕會流到咽鼓管,因鼻涕中含有大量細菌,可引起逆行性感染造成中耳炎,特別是兒童的咽鼓管比較平直,更容易引起中耳炎。

三、給孩子洗頭污水入耳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洗頭時,不注意會將污水流入耳內,細菌侵入中耳腔,從而引起中耳炎。注意,游泳時若不注意,也容易患上中耳炎。

四、孩子躺著吃奶

有些媽媽習慣用母乳喂養,如果平時習慣平臥喂奶,或人工喂養時喂奶過多、過急。使嬰兒來不及吞咽而嗆咳。這些都可能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奶汁流到鼻咽腔後,容易經咽鼓管進入鼓室,引發中耳炎症。

五、常給小兒掏耳朵

有的父母喜歡給小孩掏耳朵,覺得耳屎髒,其實這種長期掏耳朵行為可致中耳炎。因為耳屎的學名叫耵聍,是有生理作用的,它充當著耳道“門衛”的角色,阻止蟲子、髒水等異物入侵;發揮“消聲器”的作用,防止劇烈聲波損傷鼓膜等。

寶寶得了中耳炎後,應該保證身邊隨時有家長看護,因為寶寶有可能會出現惡心和嘔吐。若耳膜穿孔,會有分泌物流出。若已經是慢性中耳炎,耳膜會增厚且結疤,耳膜活動性下降甚至中耳腔產生膽脂瘤,這時就要家長及時帶寶寶再次就醫,看是否需要手術治療。寶寶會出現耳痛和耳朵不舒服的現象,年齡太小的寶寶不會表達,可能表現出躁動不安,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家長們應多多注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耳炎要注意些什麼

很多中耳炎患者都存在聽力問題,中耳炎好發於兒童,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兒童長期聽力不

中耳炎的飲食禁忌有哪些呢

其實無論在治療什麼樣的疾病的時候,飲食的治療都是相當的重要的,對於中耳炎這樣的疾病的治療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其實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