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基本常識 >> 中耳炎引發的並發症會是什麼呢

中耳炎引發的並發症會是什麼呢

中耳炎疾病具有相當嚴重的危害性,它傷害到了較多朋友的耳部健康,我們要將中耳炎關注起來,尤其是要將此病所引發的並發症加以重視才可以,到底患上中耳炎之後會誘發哪些並發症出現呢,接下來帶朋友們來認識一下吧。

中耳炎的並發症: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窦及乳突氣房 )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絕大多數為非特異性安排炎症,尤其好發於兒童。可分為非化膿性及化膿性兩大類。非化膿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氣壓損傷性中耳炎;化膿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異性炎症太少少見如結核性中耳炎等。常見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及膽脂瘤型中耳炎和氣壓損傷性中耳炎。

迷路炎,在耳源性並發症中發生頻度最高,占中耳膽脂瘤的6%-14%。慢性中耳炎時出現感音神經性聾,多因細菌或毒素經前庭窗或蝸窗累及內耳所致。中耳膽脂瘤時破壞迷路骨質,形成瘘孔感染可累及內耳。迷路瘘孔可發生在三個半規管、耳蝸和兩窗,但最常見的是外半規管。迷路炎的症狀包括患者多伴有眩暈、惡心、嘔吐;迷路瘘孔時外耳道壓力改變可出現眼震和眩暈;聽力下降緩慢加重,但當感染較重,引起化膿性迷路炎時可迅速出現聽力喪失,成為“死迷路”。

巖部炎,巖部炎是颞骨巖部氣房感染所致。其症狀包括頭痛,是炎症刺激三叉神經所致,常感眼內及眼周痛;發熱;巖尖綜合征;颞骨CT顯示巖尖部氣房模糊、骨質吸收或膿腔形成。

耳後骨膜下膿腫,急性中耳乳突炎或中耳膽脂瘤破壞乳突皮質骨壁,使乳突腔內膿液溢向乳突骨膜下方形成膿腫。症狀有耳後疼痛;耳後紅腫,可有波動感,壓痛明顯;耳後溝消失,耳廓被推向前外方;膿腫破潰可形成瘘孔;急性乳突炎和中耳膽脂瘤的表現。

頸部膿腫,頸部膿腫常見的是Bezold膿腫,乳突尖部骨質破壞,膿液積於胸鎖乳突肌和頸深筋膜之間。症狀為多有高熱;患側頸深部痛,運動受限;胸鎖乳突肌上1/3處明顯腫脹、壓痛。

中耳炎的危害:

若化膿性中耳炎不及時治療的話,人體會出現發熱、怕冷、食欲減退、嘔吐、腹瀉等全身性中毒反應,耳痛尤其劇烈。如果是小兒,往往會使患兒從睡夢中痛醒、哭鬧不安,當咳嗽、噴嚏、吞咽時,疼痛還會加重。由於鼓室相隔頭顱很近,若不及時治療中耳炎的話很有可能並發如腦膜炎、腦膿腫、血栓性靜脈炎等嚴重病症造成生命威脅,尤其是那些嚴重高熱、呼吸衰竭的病人必須緊急處理,不然很有可能死亡。

中耳炎也能導致癌症發生,變成中耳癌。專家表示,中耳癌臨床上所表現的症狀有持續性耳痛,耳鳴,重聽,劇烈時放射到面部,颞部或乳突部,流出 惡臭水樣血性分泌物,耳內有菜花樣新生組織。這往往是因為中耳炎患者並發膽脂瘤或乳突炎後也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久而久之就惡化成癌了。有非化膿性中耳炎和化膿性中耳炎兩大類。患有中耳炎的患者一般會感覺聽力減退、耳鳴、耳痛、流膿、耳周圍皮膚發麻等;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中耳炎常發生於8歲以下兒童。它經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發的疼痛並發症。

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表現為轉動頭部可時而改善,時而堵塞。如只有一耳患病,可能長期不被察覺耳痛:急性者中耳炎會有持續性隱隱耳痛或時而抽痛,慢性中耳炎患者耳痛則不明顯。本病或伴有耳內閉塞或悶脹感,按壓耳屏可暫時減輕。耳鳴,多為低調間歇性,如"劈啪"聲,嗡嗡聲及流水聲等。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

中耳炎的並發症先介紹這麼多的知識了,通過了解我們應當將中耳炎疾病關注起來,此病的到來會帶來傷害,還會引發較多的並發症出現,大家要注意自己耳部的健康情況,如果有疼痛或者是聽力下降的情況,就要提防中耳炎疾病的出現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耳炎應該注意什麼?

對於患者來說,健康飲食習慣和合理作息習慣,對以增強患者免疫力有一定的作用,為了避免人,中耳炎的發生

中耳炎的病因會是什麼

中耳是特別復雜的耳部方面的疾病了,較多的人會遇到中耳炎,受到了疾病的危害,也會讓患者十分無助及苦惱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