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中耳炎的症狀包括哪些?小兒中耳炎的症狀大多伴隨感冒後發生,而較少因游泳、挖耳朵造成,家長可別搞錯。如懷疑孩子並發中耳炎,得知小兒中耳炎的症狀便需馬上送醫。那麼,小兒中耳炎的症狀包括哪些?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小兒中耳炎的症狀。
小兒中耳炎的症狀包括哪些?
小兒中耳炎的症狀包括耳痛、發燒、哭鬧等,家長如發現孩子突然表示耳朵痛,或者不停抓耳朵及發燒原因不明時,就要考慮是否為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治療過後,大部分患者中耳仍有積液存在,而積液性中耳炎如再加上感冒,很可能導致急性中耳炎復發,因此家長得密切注意病情發展。
一、早期(醫學上稱咽鼓管阻塞期):小兒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出現耳鳴、耳內不適等(小兒不會表達),但耳部的難受會影響寶寶玩耍和睡眠。醫生在此期檢查可發現有耳膜(醫學上稱鼓膜)內陷,中耳內有積液。
二、進展期(醫學上稱化膿前期):表現為發高燒,體溫可達39℃~40℃,小兒哭鬧不安、聽力下降和耳痛,同時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這些表現類似感冒或腸炎,極容易被忽視或誤診。檢查後可發現耳膜充血、聽骨紅腫、外凸。
三、高峰期(醫學上稱化膿期):小兒高燒、拒食,嚴重者面色發灰、波動性耳鳴、聽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檢查可發現耳膜外凸,中耳內積膿。
四、後期(醫學上稱消散期):一般在患病4-5天後,小兒的體溫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潰,膿液從耳道流出,耳鳴和聽力下降仍存在。
提示:如懷疑孩子並發中耳炎,得知小兒中耳炎的症狀便需馬上送醫。中耳位於耳道深處,無法靠目測來判別病惰。家長千萬不要將棉花棒深入耳朵檢查,以免誤傷其他組織。
當中耳炎嚴重的時候危害是非常大的,但很多人覺得這個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見,所以忽略了它。無論什麼疾病的發生,都會
引起中耳炎的原因都有哪些?中耳炎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單件的五官科疾病,他主要是由於炎症引起的,生活中的,洗澡游泳,孩子仰臥吃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