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基本常識 >> 中耳炎:一種容易被忽視的疾病

中耳炎:一種容易被忽視的疾病

  在聽力障礙的各種原因中,中耳炎算得上是最常見的了,也是一種易被忽視的疾病。中耳炎有急性與慢性、化膿性與非化膿性之分。化膿性中耳炎俗稱“耳底子”,在衛生較差的族群中發病率比較高。這種病一方面破壞鼓膜、聽骨鏈和其他結構,造成傳導性聽覺障礙,另一方面由於引起化膿性中耳炎的細菌毒力比較強,它可以穿透鼓室腔的骨壁或順著血流蔓延到顱腔內,造成嚴重的並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

  急性中耳炎通常是由咽鼓管感染的。例如,在傷風感冒的時候,鼻腔黏膜發炎,活躍的細菌會從鼻咽部的咽鼓管開口直入中耳,引起中耳黏膜發炎。在兒童時期,這種情況尤為多見。幼兒咽鼓管既粗且寬,又直而短,並呈水平方向,鼻腔和鼻咽部細菌很容易侵入。

  成人患急性中耳炎的另一個原因是游泳方法不當,污水經鼻咽部的咽鼓管開口進入中耳,或者灌進耳道,穿破鼓膜而成。一般游泳池的水雖經消毒,但由於游泳的人多,水裡仍會帶有很多細菌。游泳技術不好的人可能嗆水,這些水在通過鼻腔和鼻咽部的時候,又會將這些地方的細菌一起帶入咽鼓管和鼓室腔。游泳之後用力擤鼻,也是驅使細菌進入咽鼓管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些人喜歡挖耳朵。頭發夾、火柴棍、織毛衣的竹針、甚至鉛筆尖等,都成了常用的解癢工具。這些尖銳的東西很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或戳破鼓膜,給細菌入侵大開方便之門。

  患了急性中耳炎,一般會發熱,耳內搏動性的劇痛,使人坐臥不安,患耳的聽力也大受影響。幼兒常哭鬧不停,左右擺頭,或用手不斷撫弄患耳,體溫高的還會引起抽搐。在打呵欠和打噴嚏時,鼓室腔內的壓力會增加,疼痛也會加重。當壓力增高到一定程度時,膿液就會穿破鼓膜,由外耳道流出。這時鼓室壓力頓減,疼痛也霍然減輕,但聽力卻降低得多了。不過一旦鼓膜穿破,膿液外流,隨著身體抵抗力的增加,再配合藥物的制菌作用,中耳內的炎症會逐漸消退,原來穿破的鼓膜有可能自行愈合,聽力會全部或部分恢復,鼓膜穿孔會被一層瘢痕組織所封閉,這是比較理想的結果。如果在急性期間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或者患者體質本來就很衰弱,細菌毒力過強,數量過多,病情就會纏綿不斷,終而轉成慢性。所以,一旦患了急性中耳炎就應積極治療,麻痺不得。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不易痊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常伴隨有骨質破壞———慢性乳突炎。乳突內的骨質小房數目可以有十幾個到幾十個之多。當這些小房也被炎症侵犯時,就形成了乳突的骨髓炎,小房中積存的膿液不易排出,引流不暢,造成中耳炎不易痊愈。有的人中耳炎症可以暫時消退,停止流膿,但遇到鼻、咽部發炎時,或因疲勞等其他原因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時,炎症又會重新活躍起來。這樣一來遷延日久,常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不能斷根。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的鼓膜,多半有不同程度的穿孔,有的小如針孔,要用耳放大鏡才能窺見;但多半患者的鼓膜穿孔位於中央,呈圓形或腎形;有的鼓膜大穿孔,甚至完全缺損或僅留殘邊,肉眼可以直視中耳腔內壁,有時還會看到中耳腔裡面的肉芽或膿液。

  不少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還有“膽脂瘤”的並發症。膽脂瘤性中耳炎對患者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危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耳炎會導致耳聾嗎?

在我們生活中,中耳炎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中耳炎主要是由於炎症引起的,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的造成很大的

中耳炎有可能危及到生命嗎?

人們患上中耳炎後,都會有這樣的心理:中耳炎不嚴重,不用大驚小怪的。專家提醒,中耳炎早期症狀不明顯,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