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診斷治療 >> 中耳炎的常見治療方法是什麼

中耳炎的常見治療方法是什麼

中耳炎我們大家都知道就是我們的耳朵會發炎,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耳內流濃,也有一些情況下會導致耳朵聾。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耳朵,由此可見,耳朵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因此對於中耳炎,我們應該重視及時的采取治療。

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以清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引流及病因治療為原則。常見的治療方法如下:

1、清除積液,改善通氣。常用的方法如下:(1)鼓膜穿刺抽液:成人用局麻 以針尖斜面較短的7號針頭 分泌性中耳炎治療在無菌操作下從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 抽吸積液 必要時可重復穿刺 亦可於抽液後注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2)鼓膜切開術:液體較粘稠 鼓膜穿刺不能吸盡;小兒不合作 局麻下無法作鼓膜穿刺時 應作鼓膜切開術 手術可於局麻(小兒須全麻)下進行分泌性中耳炎治療用鼓膜切開術 用鼓膜切開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狀或弧形切口 注意勿傷及鼓室內壁粘膜 鼓膜切開後應將鼓室內液體全部吸盡。(3)鼓室置管術:病情遷延不愈 或反復發作;膠耳;頭部放療後 估計咽鼓管功能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者 發起人應作鼓室置管術 以改善通氣引流 促使咽鼓管恢復功能 通氣管留置時間一般為6-8周 最長可達半年至1年 咽鼓管功能恢復後取出通氣管 部分病人可自行將通氣管排出於外耳道內。(4)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暢:分泌性中耳炎治療可用1%麻黃鹼液或與二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交替滴(噴)鼻 每日3-4次(5)咽鼓管吹張:分泌性中耳炎治療可采用捏鼻鼓氣法 波氏球法或導管法 尚可經導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潑尼松龍 隔日1次 每次每側1ml 共3-6次。

2.積極治療鼻咽或鼻腔疾病。如果小兒分泌性中耳炎是由於鼻咽或鼻腔疾病引起的,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腺樣體切除術、鼻中隔矯正術、下鼻甲手術、鼻息肉摘除術等,扁桃體特別肥大且與分泌性中耳炎復發有關者,應作扁桃體摘除術。

3.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抗生素和其他合成抗菌藥。急性期可用如頭孢拉定0.5g,4次/d;氧氟沙星0.1-0.2g,3-4次/d.小兒可用氨苄西林50-150mg/kg.d 給以:或羟氨苄西林口服 0.15g,3次/d 第3代頭孢菌素頭孢美特酯0.25g-0.5g/次 2次/d 小兒10mg/kg,2次/d.對流感嗜血桿菌 肺炎鏈球菌等致病菌抗菌作用較強 可用於對其他抗菌藥物不敏感者。

網友提問:幾個星期前掏耳朵的時候不小心把耳朵掏爛了,開始沒怎麼在意,過了一個星期,耳朵有些留膿,但是不疼,不過早上起來耳朵裡有膿瘕,用手就可以摸到,到了這幾天基本不太流了,也不疼,但還是有些擔心,請問這是我吧耳朵掏爛的緣故嗎,我以前從沒得過什麼耳病,只不過比較愛掏耳朵

專家回答:

按照你說的症狀已經是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急性期不愈轉化而成。以耳道長期或間歇流膿、聽力下降、鼓膜穿孔為特征。嚴重者浸蝕顱腦的並發症。

臨床表現 分三型:1. 單純型:病變在鼓室,間斷性流膿,輕度傳導性耳聾 2. 骨瘍型:有骨質浸蝕,膿液有臭味,大穿孔,肉芽或息肉形成 3. 膽脂瘤型: 分泌物有奇臭,豆腐渣樣,聽力重度損失,易引起顱內並發症。

檢查:1 .聽力學檢查 2. CT檢查 3. 細菌學檢查治療: 控制感染,清除病灶,恢復聽力 手術:乳突根治、鼓室成形你現在的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做一下電測聽,內鏡,x線等相關檢查確診一下具體病因,及時治療避免導致耳聾和顱內並發症腦膜炎、腦髓炎危機生命。

溫馨提示,通過閱讀上文我們了解了對中耳炎的一些治療方法,可見我們首先應該清楚耳朵內的積液,改善耳朵的通氣,其次就是應該采用一些藥物進行治療,當然一些我們如果有鼻炎或鼻腔疾病也應該及時的治療,因為這些疾病可以誘發中耳炎的發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耳炎外用治療的方法

小兒中耳炎疾病在生活當中也是時常發生的,出現了小兒中耳炎疾病我們需要積極正確的治療和護理,才能夠早

中耳炎行為治療的講解

能夠導致我們的聽力不斷下降的疾病是非常的多的,面對中耳炎這樣的耳部疾病的發生在治療方面我們一定要積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