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診斷治療 >> 簡述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簡述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無論什麼疾病的發生都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危害,我們應該根據病情的不同程度選擇合適的方法來及時治療,避免給患者給患者帶來,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耳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中耳炎症狀是以耳內悶脹感,或堵塞感、聽力減退及耳鳴為中耳炎最常見症狀。常發生於感冒後,或不知不覺中發生。有時頭位變動可覺聽力改善,有自聽增強,部分中耳炎病人有輕度耳痛。兒童中耳炎常表現為聽話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

中耳炎有兩種:

一.化膿性中耳炎,俗稱害耳底。這是一種中耳腔的化膿性感染,多由感冒引起。小兒多見,初耳痛明顯,呈脹痛,可有發熱。待到鼓膜穿孔流膿後,疼痛減輕。

二.非化膿性中耳炎。這種中耳炎不流膿,只是耳朵發悶,聽力下降,或者有耳鳴。這是由於耳咽管的炎症引起中耳腔的壓力變化而引起的。

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是:

化膿性中耳炎最好是先進行膿液培養,並進行藥敏試驗,根據試驗結果選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耳朵局部:如果膿液量大且稠厚的話,用雙氧水進行清洗,然後用敏感的抗菌素滴耳液滴耳。 如果是非化膿性中耳炎,那主要是要減輕耳咽管的水腫,滴鼻液、消腫藥等應用,並適當地使用抗菌素。

中耳炎就是中耳發炎,是孩子發生耳痛的一種常見病因。中耳炎常發生於8歲以下兒童。它經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發的疼痛並發症 說完什麼是中耳炎以後,我們再來看一看中耳炎的症狀:

1、耳痛

急性者可有隱隱耳痛,常為患者的第一症狀,可為持續性,亦可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顯。本病常伴有耳內閉塞或悶脹感,按壓耳屏後可暫時減輕。

2、聽力減退

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傳,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積液粘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而由家長領來就醫。如一耳患病,另耳聽力正常,可長期不被覺察,而於體檢時始被發現。

3、耳鳴

多為低調間歇性,如“劈啪”聲,嗡嗡聲及流水聲等。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 一般都是由於以下幾點引起的:

1、咽鼓管途徑:

①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時,病菌多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

②急性傳染病,尤其是猩紅熱及麻疹發病時,可能並發本病。

③哺乳姿勢不當,如橫抱嬰兒,或嬰幼兒平臥吸吮奶瓶時,乳汁易經咽鼓管進入中耳。

④過度用力擤鼻,在不潔水中游泳及跳水,不合適的咽鼓管吹張術及鼻腔沖洗術,可使病菌經咽鼓管進入中耳。

⑤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時,如有細菌侵入,可發展為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2、外耳途徑:

由於鼓膜破裂,致病菌經鼓膜破裂處進入中耳,引起感染。

3、血行性:

致病菌通過血循環進入中耳引起的發炎機會雖少,但其病變常造成鼓膜壞死。多見於猩紅熱和傷寒。

治療方法: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療:全身應用抗生素和皮質固醇激素促進黏膜水腫消退,預防鼓室內積液機化粘連。局部熱敷、按摩。1%麻黃鹼生理鹽水溶液滴鼻,促進咽鼓管功能恢復。用地塞米松或強地松口服,作短期治療。 但有報道稱兒童急性期用激素並不能改善聽力。長期鼓室積液可在嚴密消毒下行鼓膜穿刺 抽液。

慢性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療:反復施行咽鼓管吹張術,早期用糖皮質激素及酶制劑治療。鼓室積液可在嚴密消毒下行鼓膜穿刺抽液。對鼓室積液黏稠者作鼓膜切開,留置通氣管等(見右圖示意),對聽力損傷嚴重者可配帶助聽器。長期單側的慢性卡他性中耳炎,伴有頭痛或者鼻出血、頸部包塊者應盡快就診,排除鼻咽癌的可能。

相信大家,通過學習以上內容會對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小編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能做好預防措施工作,同時要注意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能夠讓患者健健康康的生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患上中耳炎後如何進行治療

中耳炎這種疾病非常的多發,會有很多的原因誘發了中耳炎的出現,給很多的耳部方面帶來了相當嚴重的傷害,

中耳炎的內服治療效果如何

當我們的耳朵嗡嗡作響的時候,我們的情緒的變化也是相當的嚴重的,其實中耳炎這樣的疾病的出現給我們的工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