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臨床症狀 >> 寶寶中耳炎的症狀及其護理

寶寶中耳炎的症狀及其護理

據調查顯示,很多嬰幼兒寶寶患上了中耳炎,家長很費解,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會得這種病呢,中耳炎不僅影響孩子的聽力,而且給健康成長帶來的一定的傷害,希望家長要重視,多了解中耳炎的有關知識,那麼寶寶中耳炎的症狀及其護理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病例:感冒誘發中耳炎

20個月的小寶寶,連續幾天高燒不退後,家人帶他到醫院看病,最後發現竟然是化膿性中耳炎。孩子是怎麼得的“中耳炎”呢?醫生問診得知,這個孩子幾天前感冒了,家長隨便給他吃了些感冒藥後,就沒管他了。醫生認定,孩子的中耳炎是和這次感冒有關。

分析:中耳炎的症狀、病因及其危害

在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門診,這樣的病例不在少數,由於天氣寒冷,生病的孩子驟然增多,其中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發中耳炎的患者增加明顯。耳鼻咽喉科專家說,最近門診患中耳炎的孩子增加了不少,尤其是夜間急診能一下子來到10個左右,這也和中耳炎疼痛好在夜間發作有關。 經查,前來就診的孩子中,大部分都是因為感冒而引起的中耳炎。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小兒的咽鼓管具有“短、平、直”的特點,感冒時鼻涕和細菌容易通過咽鼓管逆行進入中耳,從而誘發中耳炎。六歲以內的嬰幼兒是罹患中耳炎的高危險群,秋冬、初春則是好發季節。專家解釋,因為小朋友的免疫力較差,加上秋冬氣候寒冷、初春早晚溫差大,小朋友多處於密閉空間內,容易互相傳遞病菌(尤其是在托兒所或幼稚園),不僅提高上呼吸道感染(俗稱的感冒)的機率,也更容易引發中耳炎。

專家:如何應對中耳炎

對此,專家建議,寶寶一旦感冒一定要及時治療,如果鼻塞嚴重,睡覺時可將其頭部墊得高一些。比如一周歲以內的嬰兒,可以用比平時厚一點的枕頭將頭部墊高。還要讓孩子鼻腔盡可能保持清潔;多使用室內噴霧加濕器,以防空氣干燥而引起鼻腔干燥、發炎,最終殃及耳朵。另外,平時餵奶時 避免讓寶寶躺臥喝奶。專家表示,因為幼兒的耳咽管比較短、寬,所以當寶寶躺著喝奶時,不僅容易發生溢奶或吐奶,奶水也容易從耳咽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感染,建議平時餵奶時,可稍微抬高寶寶的頭部。

最後專家建議,寶寶感冒後,鼻涕流不止時,給寶寶擦鼻涕,千萬不可亂捏兩個鼻孔,長此以往,很容易誘發寶寶患中耳炎。家長們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不可忽視,弄不好,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哦。 不要小看中耳炎這個慢性疾病,尤其是對於嬰幼兒來說,若是感染了中耳炎,發作過程雖然較慢,但是給健康帶來的危害絕對是永久性的。該病發作時耳朵裡會流出一些灰色的液體,嚴重的會導致患者喪失聽力。作為家長應該了解下中耳炎對寶寶的危害及發病原因。

小兒慢性中耳炎的危害

由於咽鼓管的這一特點,嬰兒患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的細菌很容易沿著咽鼓管咽口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症。由於這一特點,也使哺乳的嬰兒易患中耳炎,如在平臥位給嬰兒哺乳時,尤其是哺喂太多、太急,發生嗆奶,可使奶液進入中耳。此外,新生兒生下來開始吸氣和啼哭時,鼻咽部的羊水或粘液有可能經咽鼓管進入中耳,也可造成只有幾天或一周的新生兒患急性中耳炎。還由於咽鼓管的開口靠近鼻咽部的增殖體(又稱腺樣體,正常情況下起防御作用),而嬰幼兒時期的增殖體較大,若本身發生感染,增殖體可因炎性增大,使開口於附近的耳咽管,也很容易受到影響而發生感染、腫脹和堵塞,導致中耳炎。

小兒慢性中耳炎引起因素

除增殖體炎症腫脹累及咽鼓管這個原因外,增殖體的肥大、鼻咽部的腫瘤、鼻後孔息肉、下鼻甲肥大、鼻咽粘連等疾患都可引起咽鼓管機械性受壓,發生堵塞,引起中耳炎;另外,擤鼻涕的方式不正確,當傷風感冒,鼻堵,鼻涕多時,如擤鼻用力過猛,鼻腔分泌物可被擠入咽鼓管內,繼而進入中耳腔也可引起中耳炎。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嬰幼兒中耳炎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尤其是秋冬季節家長朋友要注意做好預防,在寶寶出現中耳炎的症狀時,及時帶孩子到正規的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當然治療過程中的護理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大家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要及時到醫院咨詢醫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