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在發病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症狀出現,我們要針對它的不同症狀對症下藥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治療,每個階段治療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那麼中耳炎在不同的階段都有哪些症狀出現呢?
1、慢性中耳炎
(1) 耳流膿:是本病的主要常見症狀。可為粘液、粘膿或純膿性。非危險型流膿較稀薄,無臭味。危險型流膿雖不多,但較稠,多為純膿性,並伴有異臭味。
(2) 耳聾:輕重不一,因多是單耳發病,易被忽視。此種耳聾,多與病性的進展成正比,即病變較重,耳聾也加重。一般為傳導性聾。
(3)除上述症外,如有 眩暈、嘔吐、面癱、劇烈頭痛、寒戰、高熱等症狀出現,證明已有並發症發生,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2、滲出性中耳炎
(1)耳內有閉塞脹悶:凡急性期時都有不同程度的耳內阻塞脹悶, 頭暈。慢性者僅有阻塞感。兒童表述不清。
(2) 聽力下降:急性滲出性中耳炎表現上呼吸道感染在前,聽力下降在後,自聽有回聲,頭部擺動時可出現症狀加重或減輕。慢性滲出性中耳炎起病隱匿,往往說不清發病時間。兒童雙耳患病時常出現對音響反應遲鈍,看電視要調大音量,學習精力不集中。若一側耳朵正常,可長時間不被家長發現。
(3) 耳鳴:急性期耳內有過氣水聲,中後期因中耳腔內積存液體形成纖維粘連,出現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耳鳴。
(4) 耳痛,少數滲出性中耳炎患者還可出現耳內流水。
3、分泌性中耳炎
(1)耳聾:可於 感冒後、乘飛機下降或潛水時,突然出現聽力下降,壓迫耳屏或頭位改變時,聽力可有所改善。
(2) 耳痛及耳內悶脹。
(3)耳鳴:多為低音調“轟轟”樣耳鳴,打呵欠或擤鼻時可聞及 氣過水聲。
(4)兒童病人可表現 反應遲鈍、誤聽或注意力不集中。
(5)耳鏡檢查:急性期 鼓膜充血、內陷、光錐變形或縮短,錘骨短突外突明顯;鼓室積液後鼓膜顏色改變,呈淡黃、橙紅或琥珀色;若病程較長,則鼓膜多灰暗、混濁。若分泌物為漿液性,且未充滿鼓室,可透過鼓膜見到液平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線,透過鼓膜有時可見到氣泡,咽鼓管吹張後氣泡增多;若鼓室內積液多,則鼓膜外突。
以上根據中耳炎的不同類型分別解說了他們的不同症狀,希望大家能仔細閱讀這些不同症狀從而得到更好的治療。只有身體健康我們的生活才能精彩。希望以上介紹能夠幫助大家能根據自己的病情各自找到治愈的方案,早日康復。
我們聽人說起過中耳炎,也遇到過中耳炎疾病的患者,但是要說了解中耳炎卻做不到。現在就有個機會讓大家學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表現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以聽覺障礙為主,無明顯周身不適,體溫可微有升高,早期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者可有高熱,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