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臨床症狀 >>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狀?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狀?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中耳炎,中耳炎有分為幾種類型,現在我們主要來討論分泌性中耳炎。很多人想知道,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狀?患了此病該如何治療?對此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下面是專家為我們介紹的有關知識。

一、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狀及檢查

(1)耳聾:可於感冒後、乘飛機下降或潛水時,突然出現聽力下降,壓迫耳屏或頭位改變時,聽力可有所改善。

(2)耳痛及耳內悶脹。

(3)耳鳴:多為低音調“轟轟”樣耳鳴,打呵欠或擤鼻時可聞及氣過水聲。

(4)兒童病人可表現反應遲鈍、誤聽或注意力不集中。

(5)耳鏡檢查:急性期鼓膜充血、內陷、光錐變形或縮短,錘骨短突外突明顯;鼓室積液後鼓膜顏色改變,呈淡黃、橙紅或琥珀色;若病程較長,則鼓膜多灰暗、混濁。若分泌物為漿液性,且未充滿鼓室,可透過鼓膜見到液平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線,透過鼓膜有時可見到氣泡,咽鼓管吹張後氣泡增多;若鼓室內積液多,則鼓膜外突。

(6)聽力檢查:音叉試驗及電測聽結果示傳導性耳聾,聽力損失平均20dB,嚴重者可達40d B。聲阻抗檢查對本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表現為平坦型(B型),但早期可為高負壓型(C型) 。

二、治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規方法

(1)鼓膜穿刺抽液:成人用局麻。以針尖斜面較短的7號針頭,在無菌操作下從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積液。必要時可重復穿刺,亦可於抽液後注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2)鼓膜切開術:液體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盡;小兒不合作,局麻下無法作鼓膜穿刺時,應作鼓膜切開術。手術可於局麻(小兒須全麻)下進行。用鼓膜切開術。用鼓膜切開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狀或弧形切口,注意勿傷及鼓室內壁粘膜,鼓膜切開後應將鼓室內液體全部吸盡。

(3)鼓室置管術:病情遷延不愈,或反復發作;膠耳;頭部放療後,估計咽鼓管功能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者,發起人應作鼓室置管術,以改善通氣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復功能。通氣管留置時間一般為6-8周,最長可達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復後取出通氣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將通氣管排出於外耳道內。

(4)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暢:可用1%麻黃鹼液或與二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交替滴(噴)鼻,每日3-4次。

以上就是專家為我們介紹的有關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些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需要的朋友。我們了解疾病的症狀是有一定的好處的,這可以讓我們對疾病有進一步的了解,我們對疾病的預防就會更加的重視,也就是對我們的健康負責的表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慢性中耳炎通常都有哪些症狀

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慢性中耳炎,這種疾病一旦出現,對孩子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且還會

中耳炎的症狀有哪些

中耳炎的症狀有哪些?中耳發炎就是中耳炎,是一種常見病。 中耳炎常發生於8歲以下兒童,其他年齡段的人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